头道松花江总规

时间: 2023-08-31         浏览量:1131

  

  1自然保护区概况1

  1.1范围1

  1.2历史沿革5

  1.3保护区类型5

  1.4主要保护对象6

  1.5与其他保护地位置关系6

  1.6区域概况7

  1.7保护区概况9

  2章保护利用现状与评价19

  2.1保护利用现状19

  2.2评价21

  3基本思路29

  3.1管理目标29

  3.2建设目标33

  3.3管控与功能区划36

  4章主要建设内容40

  4.1保护管理规划40

  4.2生态修复规划62

  4.3科研监测规划65

  4.4公众教育规划75

  4.5资源科学持续利用规划80

  4.6防灾减灾规划91

  4.7环保规划96

  5章重点工程与项目99

  5.1保护管理工程99

  5.2生态修复工程102

  5.3科研监测工程103

  5.4公众教育工程103

  5.5防灾减灾工程104

  6章管理机构与能力建设106

  6.1管理机构106

  6.2能力建设109

  7章投资估算与效益评价114

  7.1投资估算114

  7.2投资计划安排115

  7.3资金来源116

  7.4效益评价117

  8章保障措施121

  8.1政策保障121

  8.2组织保障122

  8.3人才保障123

  8.4资金保障124

  附表

  1.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情况统计表

  2.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现状人员统计表

  3.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现状统计表

  4.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情况统计表

  5.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6.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7.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

  8.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表

  9.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建设项目规划表

  10.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投资估算明细表

  附图

  1.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置图

  2.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卫星影像图

  3.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其他保护地位置关系

  4.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系图

  5.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地权属图

  6.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7.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图

  8.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图

  9.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

  10.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

  11.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管辖范围示意图

  12.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施现状图

  13.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布局图(近期)14.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布局图(远期)

  15.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规划图

  附件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公布山西太宽河等5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的通知》,国办发〔2018〕41

  2.《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建立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批复》,吉政函〔2015〕4

  3.《关于成立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批复》,中吉森企字〔2016〕2

  4.《关于成立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通知》,吉森松林企发〔2016〕8

  5.国有林权证

  6.《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24-2033年)》,征求意见

  1自然保护区概况

  1.1范围

  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吉林省抚松县东南部漫江镇,地处长白山西坡、头道松花江上游两岸,在吉林森工aoa体育(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官网经营区内。

  保护区范围包括吉林森工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锦北、老岭、黑河3个林场部分林地,保护区的东南部紧邻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余边界与吉林森工aoa体育(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官网经营区接壤。

  地理坐标为东经127°33′25"—127°47′04",北纬41°5006"—41°59′52";东西极宽约16.2km,南北极长约17.6km;保护区总面积13350hm2,其中核心区面积5299hm2、缓冲区面积3703hm2实验区面积4348hm2

  保护区边界自西北方向(127°33′25″E,41°59′29″N)起,沿北侧边界向东经过5个拐点(127°35′22″E,41°5911″N;127°37′27″E,41°59′33″N;127°38′29″E,41°5919″N;127°4019″E,41°59′52″N;127°41′5E,41°59′44″N)至拐点(127°41′5″E,41°5910″N),沿东侧边界向东南方向经过11个拐点(127°41′50″E,41°5910″N;127°41′50E,41°58′20″N;127°42′32″E,41° 58′8″N;127°42′27″E,41°56′27″N;127°41′40″E,41°54′6″N;127°44′8″ E,41°52′59″N;127°4516″E,41°531″N;127°43′48″E,41°51′36″N;127° 44′46″E,41°51′29″N;127°4517E,41°51′8″N;127°47′4″E,41°50′31″N)至拐点(127°47′4″E,41°50′6″N),沿南侧边界向西方向经过5个拐点(127°4411″E,41°50′21″N;127°4311″E,41°50′24N;127°42′3″E,41°50′25″N;127°41′58″E,41°50′52″N;127°40′21″E,41°51′2″N;)至拐点(127°39′44″E,41°5057″N),沿西侧边界向西北方向经过15个拐点(127° 38′8″E,41°52′52″N;127°38′36″E,41°53′50″N;127°39′48″E,41°53′2″ N;127°39′59″E,41°52′59″N;127°3914″E,41°53′51″N;127°39′37″ E,41°53′47″N;127°39′2″E,41°5418″N;127°38′20″E,41°5413″N;127° 36′58″E,41°55′36″N;127°37′39″E,41°56′3″N;127°36′31″E,41°56′23″ N;127°34′37″E,41°57′54″N;127°34′45E,41°5819″N;127°3414″E,41°5811″N;127°33′35E,41°58′36″N)至起点。

  保护区核心区,位于保护区中心位置,被缓冲区包围着,外边界自北(127°38′53.404″E,41°59′7.58″N)方向起,沿北侧边界向东经6个拐点(127°38′55.545″E,41°5918.288″N;127°3937.305″E,41°5911.863″N;127°39′40.517″E,41°5830.104″N;127°4059.753E,41°5826.891″N;127°41′39.371″E,41°57′32.283″N;127°41′6.178″E,41°5730.141N)至拐点(127°419.39E,41°5622.684″N),沿东侧边界向东南方向经过11个拐点(127°42′5.712E,41°55′39.211″N;127°41′48.58″E,41°55′20.366″N;127°41′7.463″E,41°55′20.366″N;127°40′40.051″E,41°554.947″N;127°40′53.757″E,41°54′56.381″N;127°40′40.051E,41°54′44.388″N;127°40′41.765″E,41°54′15.263″N;127°41′.610″E,41°53′44.426″N;127°44′5.637″E,41°5237.61N;127°44′45.041″E,41°52′42.75″N;127°44′5.637″E,41°52′1.633″N)至拐点(127°43′2.248″E,41°52′3.346″N),沿南侧边界向西方向经过4个拐点(127°40′38.338″E,41°5230.758″N;127°4019.493″E,41°53′27.294″N;127°3958.934″E,41°54′11.837″N;127°39′36.663″E,41°54′39.248N)至拐点(127°38′58.972″E,41°54′56.381″N),沿西侧边界向西北方向经过7个拐点(127°39′2.398″E,41°55′35.784″N;127°38′14.428″E,41°56′3.196″N;127°37′48.73″E,41°5627.181″N;127°36′57.334″E,41°56′54.592″N;127°3650.481″E,41°57′18.577″N;127°36′21.356″E,41°57′28.856N;127°36′17.93″E,41°57′56.268″N;127°35′57.371″E,41°58′6.547″N)至起点。

  保护区缓冲区,位于核心区外围,其东北部与保护区边界重叠,其西南部被保护区实验区半包围着;缓冲区外边界自西北方向(127°3521.394″E,41°58′57.943″N)起,沿北侧边界向东经过5个拐点(127°35′22″E,41°5911″N;127°37′27″E,41°59′33N;127°38′29″E,41°5919″N;127°4019″E,41°5952″N;127°41′5″E,41°59′44″N)至拐点(127°41′5″E,41°5910″N),沿东侧边界向东南方向经过7个拐点(127°4150″E,41°5910″N;127°41′50″E,41°58′20″N;127°42′32″E,41°58′8″N;127°42′27″E,41°56′27″N;127°41′40″E,41°54′6″N;127°42′2.728″E,41°54′4.27″N;127°4514.608″E,41°5258.312″N)至拐点(127°4350.218″E,41°51′46.214″N),沿南侧边界向西方向经过4个拐点(127°42′54.981″E,41°51′46.357″N;127°40′32.785″E,41°52′27.474″N;127°39′53.381″E,41°53′27.436″N;127°38′24.294″E,41°55′.292″N)至拐点(127°37′46.603″E,41°55′45.693″N),沿西侧边界向西北方向经过7个拐点(127°3638.931″E,41°56′39.659″N;127°35′56.101″E,41°57′27.629N;127°35′35.542″E,41°57′50.757″N;127°35′13.271″E,41°58′17.312″N)至起点。

  保护区实验区,位于保护区西南部,与保护区西南边界重叠,其东北部半包围着保护区缓冲区;实验区外边界自西北方向(127°33′25″E,41°59′29″N)起,沿北侧边界向东经过5个拐点(127°476.523″E,41°5033.163″N;127°47′6.523″E,41°5033.163″N;127°47′6.523″E,41°50′33.163″N;127°476.523″E,41°5033.163″N;127°47′6.523″E,41°5033.163″N)至拐点(127°47′6.523″E,41°50′33.163″N),沿东侧边界向东南方向经过6个拐点(127°47′6.523″E,41°5033.163″N;127°47′6.523″E,41°50′33.163″N;127°476.523″E,41°5033.163″N;127°47′6.523″E,41°5033.163″N;127°47′6.523″E,41°50′33.163″N;127°476.523″E,41°50′33.163″N)至拐点(127°47′4″E,41°506″N),沿南侧边界向西方向经过5个拐点(127°4411″E,41°50′21″N;127°4311″E,41°5024″N;127°42′3″E,41°50′25″N;127°41′58″E,41°50′52″N;127°40′21″E,41°51′2″N;)至拐点(127°39′44″E,41°50′57″N),沿西侧边界向西北方向经过15个拐点(127° 38′8″E,41°52′52N;127°38′36″E,41°53′50″N;127°39′48″E,41°53′2N;127°39′59″E,41°52′59″N;127°3914″E,41°5351″N;127°39′37″ E,41°53′47″N;127°39′2″E,41°5418″N;127°38′20″E,41°5413″N;127° 36′58″E,41°55′36″N;127°37′39″E,41°56′3″N;127°36′31″E,41°56′23″ N;127°34′37E,41°57′54″N;127°34′45E,41°5819″N;127°3414″E,41°5811″N;127°3335″E,41°58′36″N)至起点。

  1.2历史沿革

  20151月,经吉林省人民政府以吉政函〔2015〕4文批准建立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省级自然保护区;2018年,由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8〕41号文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161月,吉林森工aoa体育(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官网以吉森松林企发〔2016〕8号批准设立保护区管理机构,成立“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直属吉林森工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保护区管理处行政级别为副处级,是保护区专门管理机构,负责保护区全面工作。

  保护区自然资源管护实行管理处—中心管理站—管理站三级管理体系。

  1.3保护区类型

  根据《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14529-93),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别中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1.4主要保护对象

  主要保护对象为头道松花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中华秋沙鸭及其栖息地,野生笃斯越橘与藓类沼泽湿地,其它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包括东北红豆杉、红松、水曲柳、黄檗、紫椴、钻天柳、野大豆等。

  1.5与其他保护地位置关系

  保护区与吉林松江河国家森林公园交叉重叠,重叠面积为1222.86hm2。见图1-1: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吉林松江河国家森林公园位置关系图。

  1-1 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吉林松江河国家森林公园位置关系图保护区的东南部与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邻。见图1-2: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置关系图。

  1-2 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置关系图

  1.6区域概况

  1.6.1自然地理

  (1)地理位置

  抚松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头道松花江上游,长白山西麓,东经127°01′-128°06,北纬41°42′-42°49。北与桦甸市、敦化市以二道松花江为界,南与临江市、长白县接界,东与安图县、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接壤,西与靖宇县、江源区相连。南北最大距124km,县区东西最大距离87km。县城在抚松镇,属白山市,全境土地幅员面积为6530km2

  (2)地形地貌

  抚松县地处长白山腹地,地势东高西低。境内群山起伏,河谷平地很少,长白山脉,横贯境内。境内最高峰白云峰,位于长白山天池西坡景区,海拔2691m,最低点两江口,位于头道松花江与二道松花江汇流处,海拔416.5m。

  (3)气候

  抚松县属寒温带湿润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积雪深;夏季短促,较热,雨量集中;春秋两季冷空气活动十分活跃,气候多变,冷暖阶段性变化显著。多年平均气温3.5℃,一月平均气温-15.2℃,极端最低气温-40.5℃;七月平均气温20.2℃,极端最高气温34.3℃.。平均无霜期是116天。年平均降水量816.2mm,降雨集中在每年的5月至9月。2020年,全县最高气温31.1℃,最低气温-34.8℃,年平均气温,4.4℃,平均降水量898.2mm年日  照时数为3257.8小时。

  (4)土地

  抚松县土地面积615311.22hm2,耕地21750.84hm2,占总面积的3.53%;园地5796.53hm2占总面积的0.94%;林地551102.95hm2占总面积的89.56%;牧草地5.4hm2,占总面积的0.001%;居民点及工矿用地8408.1hm2占总面积的1.37%;交通用地3176.16hm2总面积的0.51%;水域8694.43hm2,占总面积的1.41%;抚松县未利用土地16376.81hm2,占总面积2.66%。

  (5)水文

  抚松县水系属松花江水系,县内的主要支流有头道松花江、二道松花江等。水利资源丰富,漫江作为头道松花江的上游河道长度为153km,从河源到河口总落差为1258m,平均坡降8.2%,流域面积2781km2,河口处多年平均流量为44.1s/m3

  1.6.2人文社会环境

  (1)资源条件

  吉林省抚松县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自然资源丰富,森林植被类型多样,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9%以上。做为重点林区县和著名人参产地,抚松县也被称为“中国人参之乡”。这里空气优良,适宜人居。

  抚松县已发现矿产资源有金属、非金属、能源、矿泉水4大类;水资源总量为35.07亿m3,地表水资源26.3亿m3,河流总长度2160.7km,河网密度0.33km/km2,径流总量32.69亿m3。抚松县古老茂密的原始森林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优越的繁衍生息的条件,是野生动物资源重要富集区域。境内野生脊椎动物47442种(其中兽类63种、鸟类277种、两栖类13种、爬行类16种、鱼类73),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东北虎、棕熊、马鹿、猞猁、香獐、獾、黑熊52种。

  抚松不仅是“东北三宝”的故乡,而且素有“立体资源宝库”之称。境内有野生植物8233900多种。有大量营养丰富、味道独特、无污染的可食用植物。人参、五味子等10多种道地中药材产量居全国之首。抚松的野生植物还有许多具有酿酒、蜜源、香料、油料、工业原料及观赏等价值。。

  (2)行政辖区与人口

  抚松县人民政府驻距抚松镇22km的新行政中心,辖11个镇,3个乡,共130个村。总人口27.1万,民族以汉族为主,有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侗族、壮族、锡伯族等13个少数民族。

  1.7保护区概况

  1.7.1自然地理

  (1)地质与地貌

  保护区主要为长白山主峰白头山西坡山前熔岩台地。基底为玄武岩,上覆古代湖相沉积的黄土状粘土,厚度一至数米不等,质地均匀,粘重而紧实,不易透水,有时下面有冲积性砂砾。山前熔岩台地有三种不同情况,一种称“鸡爪埠”台地,因受流水切割形成1—2m起伏的地形十分普遍,状如鸡爪。生长以红松阔叶林为主的林分。一种是沼泽台地,切割轻微,台地宽平,中央低洼,四周闭塞,因透排水不良而形成沼泽,生长以长白落叶松为主的林分。第三是“石塘”台地,多呈带状延伸,地表满布玄武岩大石块。其形成可能与火山喷发时遗留下的熔岩流有关。生长以长白落叶松为主的林分。此外,尚有少量山地和河谷地。全区最高海拔1076m,最低海拔460m,相对高差616m。

  (2)水文

  保护区属松花江水系,区内大小河流众多,水利资源丰富,主要河流为头道松花江,其它支流还有桦皮河、蚂蚁河、高丽河、老黑河的部分河段都在保护区内。头道松花江的源头和上游也称为漫江,发源于长白山西麓的两个主要高峰望天鹅峰和张草帽顶峰,主要支流有桦皮河、苇沙河、锦江、高丽河、板石河、碱厂河和老黑河等,与汤河汇成头道松花江。漫江河道长度为153km,从河源到河口总落差为1258m,平均坡降8.2%,流域面积2781km2,河口处多年平均流量为44.1s/m3

  桦皮河河道长度45.4km,平均宽度26m,年平均流26.1m3/s。蚂蚁河河道长9.9km,平均宽度27m,年平均流量21.3m3/s。高丽河道长道长8.2km,平均宽度25m,年平均流量29.2m3/s。老黑河河道35.7km,平均宽度28m,年平均流量35.4m3/s。

  (3)气候

  保护区位于抚松县属中国东北部山区寒温带湿润气候区。其主要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温暖多雨,春季风大干燥,秋季凉爽多雾,垂直气候结构明显。年均温4.9—7.3℃,海拔1000m以下的山下部,年均温2.0-4.9℃,积温为1928.6℃,一年中月均温有七个月在0℃以上,有五个月在0℃以下,无霜期109—141天。

  保护区为东北地区降水较多的地方。随海拔升高,降水量增多。全年降水量600—1340mm,山下部为600—800mm,山上部达1340mm,1960年曾达到1809.1mm,年内各月差异很大。年平均相对湿度65—74%,按干燥度公式计算,属湿润森林区。由于气温低,降水多,下垫面密布森林,蒸发量相对少,山下部1029—1230mm,生长季蒸发量710—1035mm,占全年的63—84%。全年日照时数2271—2503h,日照百分率51—56%,5-9月日照时数860-1125h,占全年日照时数的38—45%,5月最多,12月最少。山下部平均风速以春天最大,为3.2m/s,夏季最小,为1.8m/s。山下部一般为七个月,平均降雪40—70天,平均积雪日130—150天,最长为160天。平均雪深30—50cm,最深达1m。

  (4)土壤

  保护区土壤分为5个类13个亚类。其分布规律主要受海拔高度和地形的影响,呈现有规律的更替。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土壤类型依次为中山棕色针叶森林土、低山暗棕色森林土、台地白浆土、台谷地沼泽土、河谷泛滥地土。

  1.7.2土地权属及土地利用现状

  (1)土地或资源的权属关系

  保护区土地总面积为13350hm2,土地和资源权属全部为国有。保护区范围内无地权、林权纠纷。

  (2)地类构成

  按照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湿地、耕地、种植园用地、林地、草地、商业服务业用地、工矿用地、住宅

  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及其他用地等13个一级类、72个二级类。吉林头道松花江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类型统计情况见表1-1。

  1-1  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类型统计表

  

  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面积(hm2

  

  一级

  地类

  二级地类

  面积(hm2

  1

  湿地

  合计

  144.52

  8

  住宅

  用地

  合计

  0.17

  森林沼泽

  144.17

  城镇住宅用地

  0.08





  沼泽草地


  农村宅基地

  0.09





  内陆滩涂

  0.35

  9

  公共

  管理

  与公

  共服

  务用

  

  合计

  0.43



  沼泽地


  机关团体新闻出版用地

  0.06





  2

  耕地

  合计

  7.57

  公共设施用地

  0.37



  水田


  公园与绿地






  旱地

  7.57

  10

  特殊

  用地

  合计




  3

  种植园用

  合计

  59.04

  特殊用地




  果园


  11

  交通

  运输

  用地

  合计

  80.35



  其他园地

  59.04

  公路用地

  61.84





  4

  林地

  合计

  13004.52

  城镇村道路用地




  乔木林地

  12942.2

  农村道路

  18.51





  灌木林地

  0.78

  12

  水域

  及水

  利设

  施用

  

  合计

  114.93



  其他林地

  61.54

  河流水面

  108.75





  5

  草地

  合计

  24.55

  水库水面

  4.3



  其他草地

  24.55

  坑塘水面

  1.77





  6

  商业服务业用

  合计

  0.45

  沟渠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0.45

  水工建筑用地

  0.11





  物流仓储用地


  13

  其他

  土地

  合计

  2.54



  7

  工矿用地

  合计

  3.76

  设施农用地

  0.15



  采矿用地

  3.76

  裸土地

  2.39





  合计:13350hm2








  (3)土地现状与利用结构

  保护区土地总面积13350hm2,其中林地面积13004.52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97.41%;湿地面积144.52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08%;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 114.93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0.86%;交通运输用地等其它用地 178.86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34%。

  根据最新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涉及的2个林场,林业用地面积13004.52hm2,占97.5%;非林业用地面积345.48hm2,占2.8%。在林地面积中,乔木林地面积12808.54hm2,灌木林地0.78hm2,其他林地62.24hm2。森林覆盖率96.1%。保护区林业用地统计情况见表1-2。

  1-2保护区林业用地面积统计表

  单位:hm2

  合计

  乔木林地

  灌木林地

  其他林地

  13004.52

  12942.2

  0.78

  61.54

  1.7.3植物资源

  (1)植被概况

  本区的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主要包括世界分布种、泛北极区系成分、古北极植物种、东古北极成分、东亚成分、华北成分和东北成分等。由于保护区处于松花江源头区域,区内有大面积森林、沼泽湿地,植物资源相当丰富。

  保护区的自然植被分为7个植被型,26个群系,53个群丛;人工植被分为2个植被型,4个群系。植被型主要包括针叶林植被型、针阔混交林植被型、落叶阔叶林植被型、灌丛植被型、草甸植被型、沼泽植被型、水生植被型、人工针叶林植被型和人工落叶阔叶林植被型。详见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

  (2)植物种类及国家重点保护与珍稀濒危植物

  保护区森林茂密,植物资源丰富。保护区常见真菌界生物59263种,其中大型真菌类42206种,地衣类1757种;高等植物有4 门125619种,其中苔藓植物门2448种;蕨类植物门1115164变种;裸子植物门3681变种;被子植物门8728152019变种3变型。在被子植物门中,双子叶植物纲6820740117变种1变型,单子叶植物纲19741192变种2变型。其中,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是:杨柳科3171变种,蓼科3181变种,石竹科11132变种,毛茛科16252变种,蔷薇科1829种,豆科11211变种1变型,伞形科1618种,唇形科13152变种,菊科35541变种,禾本科2528种,莎草科9301变型,百合科14221变种。

  按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09),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12种,包括5种乔木,1种灌木,1种木质藤本,4种草本,1种苔藓植物。东北红豆杉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其它均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红松、黄檗、兴安杜鹃、紫椴、水曲柳、软枣猕猴桃、野大豆、平贝母、大花杓兰、天麻、粗叶泥炭藓。

  1.7.4动物资源

  按我国动物地理区划(张荣祖,1978),护区属古北界东北区长白山地亚区长白山地针阔混交林动物省,动物以东北型种类为主,也有一些广泛分布欧亚大陆北部湿润地区的北方型种类和极少数沿季风分布到此的东洋界热带-亚热带型繁殖鸟类,动物区系组成相对复杂多样。

  (1)动物种类

  保护区紧邻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相对完整,是野生动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经调查与文献记载,保护区记录有脊椎野生动物268种,隶属于636 目81科,主要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与鱼类。

  其中,哺乳动物40种,隶属于6 目16科,占吉林省兽类种数的50.0%;鸟类179种,隶属17 目45科,占吉林省鸟种数的51.1%;爬行动物12种,隶属于4 目4科,占吉林省爬行动物种数的70.6%;两栖动物13种,隶属于2 目6科,占吉林省两栖类种数的100%;鱼24种,隶属于8 目11科,占吉林省鱼种数的21.4%。

  (2)珍稀濒危和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根据2021年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参考吉林头松花江上游自然保护区科考报告,确定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自然保护区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1种,其中Ⅰ级保护3种:紫貂、中华秋沙鸭、金雕;Ⅱ级保护48种:棕熊、黑熊、黄喉貂、水獭、猞猁、豹猫、马鹿、貉、赤狐、鸿雁、鸳鸯、苍鹰、雀鹰、松雀鹰、灰脸鵟鹰、大鵟、普通鵟、毛脚鵟、秃鹫、白尾鹞、鹊鹞、白头鹞、游隼、燕隼、红脚隼、红隼、灰背隼、花尾榛鸡、斑胁田鸡、红角鸮、领角鸮、雕鸮、长尾林鸮、纵纹腹小鸮、长耳鸮、短耳鸮、黑啄木鸟、三趾啄木鸟、云雀、红喉歌鸲、蓝喉歌鸲、北朱雀、极北蝰、极北鲵、东北小鲵、花羔红点鲑、细鳞鱼、雷氏七鳃鳗。

  1.7.5湿地资源

  保护区的自然湿地植被包括森林沼泽和内陆滩涂。森林沼泽主要是黄花落叶松、白桦林群系;灌丛沼泽主要是以笃斯越橘为优势物种,常常与黄花落叶松、苔藓、泥炭藓沼泽混生;草本沼泽主要是臌囊薹草和杂类草沼泽群系。保护区的自然湿地植被基本保持原生状态,在长白山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按照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保护区内湿地类型有5种,包括森林沼泽、内陆滩涂、河流水面、坑塘水面、水库水面,湿地面

  259.34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94%。其中森林沼泽144.17hm2主要是白桦林和黄花落叶松林;内陆滩涂0.35hm2,主要是笃斯越橘灌丛沼泽、臌囊薹草沼泽。保护区湿地类型及占地面积统计情况见表1-3。

  1-3  湿地类型及占地面积统计表

  单位:hm2

  湿

  森林沼

  

  

  

  内陆滩涂

  河流水

  

  坑塘水面

  

  

  湿地总

  面积

  湿地占保护区总面

  

  144.17




  0.35

  108.75


  1.77


  4.3

  259.34

  1.94%

  1.7.6社会经济状况

  (1)行政区划

  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抚松县东南部漫江镇,是吉林森工aoa体育(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官网的经营区,隶属于吉林森工集团。

  (2)人口数量与民族组成

  保护区内无常驻居民,实验区原有的黑河林场家属区,共135户,人口总数为361人,现因黑河林场场址搬迁到保护区外。

  漫江镇内民族主要以汉族为主,另外有少量的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等。

  (3)交通与通信

  保护区与外部交通较为方便,G331公路位于保护区北侧、西侧;保护区内现有3条公路,总长度90km。

  保护区周边社区通讯通信状况良好,已接入有线电话,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信号均已覆盖,乡镇可以收看有线电视。

  (4)经济状况

  吉林森工aoa体育(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官网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国家大型A类综合性森工企业。2022年,集团公司下达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营业收入指标为10500万元,净利润指标为3000万元。截止到202212月末,aoa体育(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官网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53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指标的100.3%;实现净利润302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指标的100.9%。企业主要经营指标均超额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年度预算目标任务。截止到202212末,企业在岗职工人均收入实现66211元,同比增加3236元,同比增幅5%。企业积极筹措资金1.22亿元,对此前企业未缴纳的职工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全部完成补缴,职工“五险一金”实现应缴尽缴。

  保护区所在抚松县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33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4727万元;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可支配收入2815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37元。

  1.7.7生态旅游资源状况

  (1)旅游资源优势

  保护区山青水秀,林木葱葱,山溪流淌,鸟声清脆,处处充满着原始的自然风貌。保护区有珍奇名贵的松、椴、桦、楸、曲柳等树木,青翠欲滴,华盖苍苍;挂在树上的爬藤,形若虬龙,盘绕树干;各种奇花异草散发着清幽的芳香。这里不仅是野兽飞禽的乐园,还是野菜、鲜果、山珍的故乡。春天的映山红,满山开放;盛夏芳草萋萋,绿菌铺地;秋季的枫叶、五花山,层林尽染;冬季皑皑白雪,千里冰封。保护区风光四季不同,景色各异。

  (2)区位优势

  保护区地处长白山西坡,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延长了到长白山旅游的线路,区位优势明显。可以承接慕名来长白山旅游后的部分中转游客,利用长白山的可借景观资源,增加到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游客量。

  (3)中华秋沙鸭保护的影响力优势

  中华秋沙鸭营巢于头道松花江流经保护区的漫江镇漫江段两侧高大乔木的树洞内,首先标示这里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稳定,同时也说明保护区内中华秋沙鸭的栖息环境保护的较好。对中华秋沙鸭多年来开展的野外补饲专项行动、人工鸟巢保护行动、救助、监测工等,通过不懈努力,头道松花江保护站监测调查发现有中华秋沙鸭种群数量由2018年的12只增长到现在的30只,其栖息地环境显著改善、种群数量稳定恢复、物种得到了有效保护。

  1.7.8自然灾害

  保护区内河流众多,夏季大暴雨导致塌方、落石、树木横倒等时有发生,道路抢修和维护时时进行;管理站连接主要公路的道路大部分是沙石路,冻融反浆时有发生;桥梁涵洞年久失修,泄洪能力差,淤水冲毁路基路面,抢修随时待命。

  2保护利用现状与评价

  2.1保护利用现状

  2.1.1管理机构建设

  保护区成立之初,在aoa体育(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官网的领导下与锦北林场合署办公,有人员89人,办公地点在aoa体育(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官网综合楼,办公室面积280平方米;2个管护站;4台车、4个车库;基本经费由aoa体育(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官网支付并负责车辆使用、人员福利发放等。

  2018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与锦北林场分开。成立保护区管理处,有人员40人。4个管护站4个;3台车、3个车库。基本经费由aoa体育(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官网支付并负责车辆使用、人员福利发放、一般道路维护等。

  目前,保护区有人员42人,办公室面积340平方米;保护区有5个管护站和1个临时管护站。详见附表2: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人员现状统计表。

  机构设置为:办公室、计财科、资源保护科、科研科(包括科研监测中心)、宣教科(包括宣教中心)、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科6个职

  能科室;下辖6个保护管理站。

  2.1.2保护管理现状

  保护区内没有人口居住。保护区总面积13350hm2中林地面积12871.57hm2,全部纳入了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助范围。保护区在管护站处设卡,对进、出保护区的人员进行检查并在管护站设立防火、护林、保护动植物宣传标牌,发放宣传册。保护区内有1处林场场址待规划建设。保护区内没有发现重、特大偷、盗、猎、采挖野生动植物现象。保护区从管理处处长,到保护管理站、各护林员,层层签定了岗位目标责任书,明确岗位职责、岗位目标和奖惩规定;严格执行目标责任制,对保护区的资源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2.1.3保护利用现状

  保护区没有开展旅游活动。2018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时编制了《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为了更好地对中华秋沙鸭的栖息环境和繁育进行保护和监测,安装了40台野外红外相机和6个监控摄像头,设置了40个人工鸟巢。

  2.1.4工程建设情况

  2015年成立保护区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和省财政、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一些基本设备购置和基础的设施建设。解决了独立办公、垃圾清理清运、勘界立标、中华秋沙鸭栖息地保护等一些问题。到2020年,省财政共投入45万元。详见表2-1、表2-2、表2-3。

  2-1  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投资状况表

  单位:万元

  时间

  投资渠道

  投资项目

  金额

  机构

  人员

  设备购置与设施建设

  2016

  

  松江河林

  业有限公

  

  人员工资

  170

  2016113日成立机构,与锦北林场和属办公

  89

  办公地点在林业局综合

  楼,办公室面积280平方米,2个管护站;4台车,车库4个。

  2017

  

  松江河林

  业有限公

  

  人员工资

  257.9

  2016

  85


  2018

  

  松江河林

  业有限公

  

  人员工资

  108

  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40

  4个管护站;3台车,车库3

  车辆使用、人员、福利费、

  其它

  25.956






  2019

  

  松江河林

  业有限公

  

  人员工资

  166.4

  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40

  办公室面积340平方米,5个管护站(其中新建1个)

  车辆、人员、其它

  8.28






  一般道路维护

  7.66






  2020

  

  松江河林

  业有限公

  

  人员工资

  207

  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41

  办公室面积340平方米,5个管护站、1个临时管护站。

  车辆、人员、其它

  9.04






  2-2  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投资状况表

  单位:万元

  时间

  投资渠道

  投资项目

  金额

  设施建设

  2018

  省财政[2018]158

  勘边落界

  20

  界桩230根、调查勘测

  2018

  省财政[2018]884

  保护区垃圾捡取、清运

  25

  垃圾清理

  2-3  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投资状况表

  单位:万元

  时间

  投资渠道

  投资项目

  金额

  设备购置与设施建设

  2018

  

  中央财政(国家

  林业局财农

  [2018]196号)

  建立巡护、补充勘边落界

  50

  界桩70根,界碑10块,标示牌5个,巡护仪12个,中继台1部,车载电台4部,对讲机2部。

  2019

  

  中央财政[2019]71

  中华秋沙鸭保护

  30

  40台野外红外相机、望远镜1个、监控摄像头6个,40个人工鸟巢,白钢宣传牌2个。

  2019

  

  中央财政[2019]71

  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

  建设

  105

  灭火机5台,防火水袋5个,扩音器5个,LED屏,打字复印机1台,打字机3台,计算机1台,办公桌椅1套,标本本柜4个,档案柜4个,投影仪1台,扑火队物品柜6个,折叠椅20个,疫源疫病试验台3组。

  2020

  

  中央财政

  [2019]1120

  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

  建设

  85

  100台红外相机;30台巡护仪;新建站配套设施;电线、光纤;森林扑火机具库、高丽河临时管护站。

  保护区内没有国家重大基础建设项目,没有实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2.2评价

  2.2.1保护区价值评价

  2.2.1.1自然属性评价

  (1)区位重要性

  保护区紧邻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相对完整,有利于野生植物生长和野生动物活动、繁殖,是吉林省东部山区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区域之一。一些典型的森林山地物种如紫貂在此栖居,该区在濒危物种保护与恢复中具有标志性作用。

  在全球候鸟迁徙路线上,保护区位于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主带上,成为春秋季南北迁徙候鸟的必经之地,这也是该区鸟类中,候鸟占了绝大比例的原因。在目前已知的中华秋沙鸭繁殖地:诸如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安图头道白河与二道白河、黑龙江小兴安岭永翠河中,头道松花江上游处在东北繁殖地的中心,在稳固繁殖区域、扩展繁殖种群方面具有特殊的地理优势。

  (2)典型性

  保护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长白山西坡,呈山地丘陵地貌。天然红松针阔混交林是保护区森林植被的典型代表,也是本区典型的地带性植被。乔木层主要种类有珍贵的针叶树红松、鱼鳞云杉、臭冷杉、杉松冷杉,阔叶树主要有蒙古栎、色木槭、大青杨、紫椴、山槐糠椴、山杨、白桦、枫桦、黑桦、千金榆、水曲柳、胡桃楸、黄檗、香杨、春榆、裂叶榆、拧筋槭、青楷槭、花楷槭、假色槭等。高度在22—27m。群落结构复杂,明显分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层。乔木层还可以分出两个亚层。层间植物也很丰富,主要有山葡萄、五味子、狗枣猕猴桃、软枣猕猴桃、刺叶南蛇藤等。保护区的天然阔叶林群落结构也较复杂,明显地分出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三层,在林下有营养价值很高的各种食用真菌和山野菜。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和濒危物种,如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东北红豆杉。

  在我国动物地理区划中,保护区属古北界东北区长白山地亚区长白山地针阔混交林动物省与吉林哈达岭落叶阔叶林动物省交汇地带,在保护区栖息的野生动物以山地森林动物群为主,具有典型的古北界东北型种类特征。

  (3)稀有性

  保护区保留了天然的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是北温带森林的地带性植被之一。1997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保护区划入国家重点公益林区,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特别是保护区有濒危鸟类中华秋沙鸭和濒危植物东北红豆杉以及分布面积与密度较大的野生笃斯越橘灌丛,显示出保护区的物种稀有性。

  中华秋沙鸭是全球易危种,也是我国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近代,由于人口压力、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中华秋沙鸭的栖息地不断减少与退化,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据国际水鸟组织评估,目前世界范围仅1800只左右,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经2015-2016年监测显示,在保护区内栖息繁衍的中华秋沙鸭数量达到136只左右。同时,该区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1种,占全区野生脊椎动物种数的19%。其中级保护3种;级保护48种。

  (4)多样性

  保护区是长白山区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区域之一,保护区内景观结构复杂,森林茂密,植被类型多样,有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各种落叶阔叶林、灌丛、草甸、沼泽和水生植被等。多样的植被类型孕育了丰富的植物种类,使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保护区常见真菌界生物有59263种,其中大型真菌类42206种,地衣类1757种;高等植物有4 门125619种,其中苔藓植物门2448种;蕨类植物门1115164变种;裸子植物门3681变种;被子植物门8728152019变种3变型。

  保护区记录有脊椎野生动物268种,隶属于636 目81科,主要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与鱼类。其中,哺乳类动物40种,隶属于6 目16科,占吉林省兽类种数的近50.0%;鸟类179种,隶属17 目45科,占吉林省鸟种数的51.1%;爬行类动物12种,隶属于4 目4科,占吉林省爬行动物种数的70.6%;两栖动物13种,隶属于2 目6科,占吉林省两栖类种数的100%;鱼24种,隶属于8 目11科,占吉林省鱼种数的21.4%。

  (5)自然性

  由于保护区地处偏远,远离人类开发的中心区域,人类生产生活的干扰范围与强度相对有限,因此森林自然度较高。据《aoa体育(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官网史志》记载,人类开发活动的历史相对短暂,森林采伐量较低,尤其是1997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停止了公益林采伐,保存了森林的基本结构。保护区植被以天然植被为主。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是地带性植被。天然林还有多种类型的落叶阔叶林,如山杨林、白桦林、大青杨林、蒙古栎林、蒙古栎黑桦林、杂木林等。还有天然的多种灌丛、草甸、沼泽和水生植被等,自然度很高。群落的结构日趋完善和复杂,正向稳定的顶级群落方向演替。保护区内无常驻人口,人为干扰少;保护区内和周围没有工矿企业,空气清新,河水清澈。

  2.2.1.2可保护属性评价

  (1)物种保护价值

  中华秋沙鸭是全球易危种,也是中国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近代,由于人口压力、高速发展的经济活动,中华秋沙鸭的栖息地不断减少与退化,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据国际水鸟组织评估,目前世界范围仅1800只左右,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建立以中华秋沙鸭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中华秋沙鸭栖息地质量,消除、减缓中华秋沙鸭面临的致胁因素,保护与恢复中华秋沙鸭种群数量,对濒危物种拯救具有重要意义。保护中华秋沙鸭的过程,也是在保护其它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

  (2)生态功能保护价值

  中华秋沙鸭是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的濒危物种。恢复健康的中华秋沙鸭种群的同时,对中华秋沙鸭栖息生境及其它生物组成部分也起到强健作用,包括头道松花江上游水体将会继续保持清澈,水中鱼类等水生生物将会得到尽快恢复,两岸的森林面积不再会减少、林分结构将逐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质量与功能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提高。

  (3)科学研究价值

  中华秋沙鸭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恢复、野生笃斯越橘灌丛与藓类沼泽湿地,需要多学科协同攻关,涉及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社会学等领域,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由于所观测记录中华秋沙鸭种群有限,有关中华秋沙鸭迁徙动态与规律、繁殖种群分布与数量、迁徙停歇与繁殖期行为、繁殖生境选择与生境要素配置等研究课题尚有待深入研究与探索。而在此基础上,中华秋沙鸭栖息地、笃斯越橘灌丛及藓类沼泽湿地保护恢复建设模式的建立,不仅具极高的研究价值,而且可为长白山地区该种群、群落的恢复提供示范。

  2.2.2保护管理评价

  保护区成立8年来,在吉林森工aoa体育(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官网的领导下,在省财政、中央财政扶持下,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开始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发展轨道,在巡护、补充勘边落界、保护设施、技术储备与管理机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在自然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本底调查、技术交流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随着近几年来生态立县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保护区内的森林蓄积量逐年增加,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也在增加;据保护区

  管护人员观测显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等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已在逐年稳定增加,其它一般保护动物种群数量得到了壮大,尤其是野猪和蛇类;保护区内的野生笃斯越橘等珍贵植物不仅生长良好,在各自生长区域成为优势植物种群,保护区内珍稀植物得到了有效保护。

  保护区内乱采滥挖、乱砍滥伐、乱捕滥猎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为保护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华秋沙鸭及其栖息地、保护野生笃斯越橘与藓类沼泽湿地,保护其它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2.3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2.3.1保护区边界范围还有待优化调整一是保护区与吉林松江河国家森林公园有1222.86hm2交叉重叠面积。二是保护区设立时边界区划多以林场边界、小班界为基础,使生态系统割裂,动物栖息地片段化、孤岛化,与保护区应有的保护目标大相径庭,也为后续的保护与管理埋下了诸多隐患。三是保护区批复时面积求算方法与使用的坐标系与现在不同,技术性原因导致保护区面积存在误差异。

  这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正在按照保护区优化调整政策和“三区三线”、国土空间规划、勘界立标等要求分析研判和着手制定中,待时机成熟时再进一步优化调整,更好地实现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在本次总规编制时,仍然保持原批复文件的范围和面积不变。

  2.2.3.2保护区科研宣教能力有待提高,智能化体系建设需要加目前保护区有2块大型宣传牌及卡口处的宣传防火护林的条幅,缺少多样化宣传模式;缺少沉浸式体验场地、科普宣教场馆走廊、研学营地。现有防护、管护系统手段还保持在传统的人为设卡、放手动栏杆通行状态。

  通过建设智慧保护区,增加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利用高科技手段和现代化设备促进自然保育、巡护和监测的信息化、智能化。配置管理队伍的技术装备,逐步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在拟建旅游景区景点集散地等人员多的地方,增加电子宣传牌、增加全区域覆盖的视频监控摄像头,增加局址总控感知系统和指挥、报警、监控信息接收与平台建设,增加管控方式、提高管控效果;增加科普宣教场馆、宣教走廊、研学营地、自驾车营地建设;在车流较大的路口附近增加几处电子围栏减少野生动物出没危险,同时增加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生态廊道建设。增加与科研单位及院校(所)合作,加大科技支撑队伍建设,加强科技支撑和学术交流,设立重大科研课题,对自然保护地关键领域和技术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2.2.3.3加强重点保护资源及环境设施建设

  保护好集中连片野生笃斯越橘原生地、保护好藓类沼泽湿地不减少不萎缩、保护好其它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资源,如东北红豆杉、红松、水曲柳、黄檗、紫椴、钻天柳、野大豆等。通过保护与修复,改善和保持现有生态环境,需要有可行的实施方案,包括增加设施设备、环境保护、补水排涝等措施,建立科研监测体系等。

  2.2.3.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保护区内仍缺少防火与巡护支线、便道的维修;保护区内大部分巡护点、监测点没有通讯信号覆盖,仍无法与外界通过移动电话联系;保护区办公科研、管护站、检查站等一些建设需维修维护和新建;旅游基础设施缺乏;防灾减灾手段落后;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建设规模中型保护区急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展旅游活动打好基础;进行维修和新增管护站建设、旅游点建设,结合老黑河抗联遗址景点重走抗联英雄路、结合林场搬迁后的原林场址住宿和体验林区创业史、发展史、原生态环境保护史等人文教育、自然文化教育,增加文化自信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家园的热爱,在研学体验中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增加交通与通讯设施建设;增加对道路连通、路面维护、信号塔台布设等建设,保证防火和巡护工作顺利开展;增加应急救灾、有害生物防治和疫源疫病防控等保护管理设施建设。

  2.2.3.5管理队伍素质急需提升

  保护区现有人员结构不合理,缺少年轻技术骨干、缺少科研试验及调查监测人员。保护区管理队伍的现状与当前保护区承担的艰巨任务相比,很不匹配,难以满足开展日常巡护、科研监测、公众教育、防火减灾等工作的实际需要,管理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需要进行人员结构的调整,加强人才的引进和专业人员招聘,增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和技能教育培训,提高岗位技能;满足智能化保护区建设需要,为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最重要保障。

  3基本思路

  3.1管理目标

  3.1.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和新发展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生态要素,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按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的要求,以全面保护头道松花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华秋沙鸭及其栖息地、野生笃斯越橘与藓类沼泽湿地、其它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为先导,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现代化管理模式和手段,加强智慧保护区建设,全面提升保护区管理水平、增强管护能力,以抢救性保护的态度真正做到对现有自然资源及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关键种的保护;重点从保护管理、生态修复、科研监测、公众教育、防灾减灾等建设方面入手,创建吉林省一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保护区。

  3.1.2规划原则

  (1)立足保护区区情,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

  坚持遵循生态保护的科学内涵和客观规律,立足保护区区情,着眼长远,因地制宜;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稳定为目的,重点保护中华秋沙鸭、野生笃斯越橘与藓类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维护区内湿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2)全面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

  根据保护区自然资源分布状况、保护对象和周边社区发展现状,结合保护区的设施设备现状,对保护区进行全面规划,系统建设保护管理工程、生态修复工程、科研监测工程、公众教育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并根据建设内容的轻重缓急,逐步实施,有序发展。

  (3)自然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保护区的建设内容以自然资源的保护为中心,特别是要有利于中华秋沙鸭与其栖息地以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适度地利用自然资源,促进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共同发展,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实现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4)科学合理、科技先导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总体规划内容既体现自然保护的科学性、先进性,又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使国内外高、新、尖技术及现代化管理手段在工程建设和物种保护中得到推广与应用,同时便于贯彻实施,在技术上可行,在经济上合理,可操作性强。

  (5)坚持前瞻性和先进性结合的原则

  规划各项工程既要考虑保护区当前工作的重点和实际需求,又要兼顾保护区的长远发展目标,并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先进的规划思路和经验,力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使保护区规划最大限度地适应保护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6)多渠道筹措保护和建设资金的原则

  保护区建设是一项生态公益事业,保护区的发展和建设资金以中央投资为主,林业有限公司配套相结合;同时为了保护区的长远发展,广泛争取社会资金和国际投资,多渠道、多形式地筹措资金。

  3.1.3规划依据

  3.1.3.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12.28)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4.24)

  (3)《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18.10.2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12.25)

  (5)《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2021.12.24)

  (6)《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2017.10.07)

  (7)《森林防火条例》(2008.12.01)

  (8)《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2016.02.06)(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2013.12.07)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实施条例》(2017年修订)

  (11)《吉林省自然保护区条例》(2017.7.24)

  (12)《吉林省湿地保护条例》(2011.3.1)

  (13)《吉林省森林管理条例》(1986.7.24)

  (14)《吉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1985.3.3)

  (15)《吉林省禁止猎捕陆生野生动物实施办法》(2001.9.10)

  (16)《吉林省森林防火条例》(2017.4.1)

  (17)《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21.1.1)。

  3.1.3.2技术标准和资料

  (1)《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 14529-1993)

  (2)《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GB/T 20399-2006)

  (3)《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GB/T 20416-2006)(4)《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技术规程》(GB/T 35822-2018)

  (5)《自然保护区管护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范》(HJ/T129-2003)(6)《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95-2018)

  (7)《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96-2018)

  (8)《自然保护区土地覆被类型划分》(LY/T 1725-2008)

  (9)《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技术规范》(LY/T 1726-2008)

  (10)《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技术规程》(LY/T 1764-2008)

  (11)《 自量评规程(LY/T

  1813-2009)

  (12)《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规范》(LY/T 1814-2009)

  (13)《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规范》(LY/T 5126-04)

  (1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

  (15)《 自然保护地信息化监测系统建设规DB22/T

  3163-2020)。

  3.1.3.3规划和相关文件

  (1)《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年)

  (2)《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

  (3)《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2001

  –2050)》

  (4)《全国林业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2006–2030年)》

  (5)《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

  (6)《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审批办法》林保发〔2021〕23

  (7)《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修订)

  (8)《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年修订)

  (9)《“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

  (10)《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关

  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护自函

  〔2018〕136号)

  (11)《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厅字〔2017〕2号)

  (12)《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

  见》(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9626 日)

  (13)《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

  –2035年)》

  (14)《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建设及野生动植物保护重大工程建

  设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林规发〔2022〕20号)。

  3.1.4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10年,将2023年设定为基准年,本规划编制起始年为基准年的次年,即2024–2033年。结合国民经济及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发展计划,规划分为近期和远期,近期为2024–2028年,远期为2028–2033年。

  3.1.5管理目标

  在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前提下,加强主要保护对象头道松花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中华秋沙鸭及其栖息地、野生笃斯越橘与藓类沼泽湿地等的保护,把保护区建成集保护管理、科研监测、公众教育、资源持续科学利用等多功能一体,生态完好、设施完备、管理高效的智慧保护区;充分发挥保护区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的重要生态支撑功能;巩固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的固碳作用,提升碳汇增量;努力建设国内领先、保护成绩显著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2建设目标

  3.2.1近期目标(2024–2028年)

  以保护与发展并重为建设目标,提升保护区科学管护能力,提高生物多样性数字化监管水平,实现资源保护管理规范、科研监测稳步推进、公众教育能力建设提高、防灾减灾系统完备。具体目标为:

  1)加强法制化管理,健全保护区各项规章制度,使保护区管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避免责权不明引起的管护不周,确立违法必究的法制制度,形成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

  2)建立高效的三级保护管理体系,在已建管理处的基础上,完成其下辖管理站(中心管理站)、管护点的布设,完善水、暖、电、停车场、环境绿化等配套设施。

  3)通过建立保护区4G5G自组网,实现保护区无线网络信号全覆盖,进行信息化传输和监控。

  (4)建设保护区智慧管理平台,包括完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形成覆盖广、功能强的视频监控网络;配备远红外相机400台、建设长焦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为下一步实现保护区全域监测打下坚实基础;配备无人机4架,推动空地结合,人机结合的巡护新模式;同时建立信息化体系的重要部分保护区网站,增强互动性,提高关注度。

  (5)开展生态修复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建珍稀濒危植物繁育基地50hm2,主要开展东北红豆杉等珍稀植物人工培育繁殖试验、适当开展经济药用类植物繁育试验;建食物补充点20处、修复生态廊道200km、5条,建人工鸟巢10,为野生动物、鸟类提供更为适宜的栖息环境和充足的食物供给。

  6)开展保护区本底资源调查,充分掌握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为制定保护措施、开展科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7)通过设置固定样地、固定样线,对保护区内森林、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监测,探索有效保护对策。

  8)开展中华秋沙鸭筑巢及栖息地监测,掌握候鸟迁徙繁育规律;开展野生笃斯越橘与藓类沼泽湿地监测,掌握水、湿、温等变化对植物生长及藓类沼泽湿地的影响。

  9)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日常安排及预防工作,防火工作仍然是保护区的工作重点,成立扑救或队伍,配齐各种扑火设备;加强与友邻局的联防工作,确保区内生态安全。

  10)加强保护区人员岗位培训和技能培训,加强科普宣教,增强保护区的能力建设。

  提升管理效率和准确性,为实现保护区智能化和智慧化管理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建立保护区网站作为信息化体系的重要部分,作为保护区面向社会展示的又一窗口,网站全面地介绍、展现保护区各项工作成果,开设公众教育栏目,增强互动性,提高关注度,不仅保证公众交流通道的顺畅,更有着连接全社会的强大功能。

  3.2.2远期目标(2029–2033年)

  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和良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将保护管理、科研监测、公众教育、防灾减灾等方面的能力拉升到更高的层次,实现资源保护管理工作规范、科研监测工作稳步推进、公众教育能力建设提升,防灾减灾系统完备、社区发展工作和谐,开辟一条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保护区和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相得益彰。其具体目标为:

  (1)在村落等人员活动密集区、交通路口建设电子围栏,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数字化监管水平,实现保护管理的数字化、专业化、智慧化。

  (2)建野生动物救护站,对执法机关、其他组织和个人移送的野生动物、以及受伤、病弱、饥饿、受困的野生动物开展救护工作。

  (3)继续开展生态廊道、样线野生动物监测,通过数据分析廊道对保护野生动物的影响。

  (4)继续开展中华秋沙鸭专项调查和监测,研判和综合分析种群的变化。

  (5)继续开展固定样地、固定样线监测,对保护区内森林、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监测,为科学制定保护对策提供依据。

  (6)建设科研中心,加强与大学、科研单位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7)完善保护区智慧平台建设,包括设置远红外相机400台、建设长焦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保护区监测全覆盖;配置水文监测设8套,气象监测、土壤监测、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各4套,实现对保护区内头道松花江上游河流及环境监测;布设8套鸟类AI声纹监测设备,精准监测候鸟。

  (8)建设景观亭台、观鸟屋等生态保护宣教点以及宣教栈道7里,通过开展公众近距离观鸟、识鸟和摄影等活动,为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有效地促进保护事业的顺利开展。

  3.3管控与功能区划

  3.3.1管控

  根据保护区性质、保护对象及功能区划分,为了便于保护和管理,做到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充分发挥各功能区的作用,从宏观上,保护区分成两个管理区域,即重点保护区域和一般保护区域。

  3.3.1.1重点保护区域

  重点保护区域包括核心区和缓冲区,区域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以保护和拯救珍稀自然资源及其生态系统为目的,始终保持自然状态。重点保护区域面积为9002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7.43%。

  (1)核心区严格控制人为活动,实行绝对保护。因科学研究的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的,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并经吉林江省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2)缓冲区的作用是缓解外界压力,防止人为活动对核心区的影响,禁止在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因教学科研的目的,需要进入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从事非破坏性的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活动的,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并经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批准。

  3.3.1.2一般保护区域

  一般保护区域范围严格控制在实验区内,面积为4348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2.57%。该区以自然环境的持续培育和改善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的适度发展为目的,开展自然保护管理活动、科研监测与教学实习活动、生态旅游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综合利用活动,促进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该区有一部分要进行退耕还林和改变结构的冠下造林,尽快恢复原生植被类型;该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建设其他项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实验区内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造成损害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实验区内开展合理利用活动,必须规定好范围和预测好容量和规模,全面保护环境。

  3.3.2功能区划

  保护区总面积13350hm2,划分为3个功能区,即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详见表31。

  31  保面积

  序号

  名称

  面积(hm2

  占保护区总面积比(%)


  总面积

  13350

  100.00%

  1

  核心区

  5299

  39.69%

  2

  缓冲区

  3703

  27.74%

  3

  实验区

  4348

  32.57%

  (1)核心区

  核心区划分考虑了中华秋沙鸭的停歇、繁殖生境,野生笃斯越橘灌丛与藓类沼泽湿地的分布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完整性,位于保护区中部,面积5299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9.69%。核心区是中华秋沙鸭和野生笃斯越橘灌丛与藓类沼泽湿地的主要分布区,原麝、紫貂、金雕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相对于分布集中、资源丰富;阔叶混交林多为中龄林和成过熟林,面积辽阔,针阔叶混交林保持着天然复层林的风貌,并分布着一些人为干扰少,森林生态系统较为完整的红松阔叶林。核心区内无常驻人口,人为干扰少,便于开展严格保护。

  承担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

  维护头道松花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有效发挥其生态功能和效益;杜绝人为干扰,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繁殖地和迁经地;保护野生笃斯越橘与藓类沼泽湿地,维持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物种、特别是包括东北红豆杉、红松、水曲柳、黄檗、紫椴、钻天柳、野大豆等为代表的稀有珍贵树种群落稳定。

  (2)缓冲区

  缓冲区位于核心区周围,面积3703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7.74%。由于中华秋沙鸭活动范围较大,缓冲区依然可被中华秋沙鸭所利用,在缓冲区经常记录到中华秋沙鸭的活动;同时,也分布有一定数量的金雕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缓冲区的森林以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为主,有少部分的人工落叶松林。除现有林区公路上通行的少量巡护车辆可对野生动物、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外,缓冲区内无常驻人口,人类干扰的频度、强度较小,可以发挥保护核心区的缓冲功能。

  承担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

  通过加强管理和控制,减少对核心区的压力,有效保护核心区自然生态系统;通过生境恢复和栖息地恢复,促进野生动植物种群生存发展。

  (3)实验区

  实验区位于保护区外围,面积为4348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2.57是保护区内除核心区和缓冲区以外的地带。实验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较少,分布有一些中小型兽类,如豹猫等中小型食肉类常袭击村宅的家禽,秋季野猪常损害林缘附近的农田。一些近林缘、农田的鸟类在该区繁殖;依然以阔叶林、阔叶混交林为主要景观,但人工落叶松林占有一定比例;实验区是保护站、科研与宣教中心址等所在地,其主要功能是开展科学实验,繁育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参观考察,开展生态旅游和研学、实践活动,合理利用。

  承担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

  提供头道松花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及其野生动植物的科学研究基地;提供生态环境教育场所;提供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向一致的旅游项目;严禁进行狩猎、采挖活动,严禁开设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旅游项目。

  4主要建设内容

  4.1保护管理规划

  4.1.1保护管理原则和目标

  4.1.1.1保护管理原则

  资源保护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如何有效地保护自然保护区资源不受破坏和最大限度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促进生物资源的不断更新和繁衍,实现可持续利用,是自然保护区建设极其重要的任务。中华秋沙鸭及其栖息地的保护、野生笃斯越橘灌丛与藓类沼泽湿地保护等等,为了有效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工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保护、重点突出的原则

  在强调整体性和全面性的前提下,对重点保护对象和重点保护区域实行优先、重点保护。在此基础上,做好整个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宣传工作,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违反保护区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情节严重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2)与实际需求密切结合的原则

  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批复以来是第一次编制项目总体规划,故而本规划应综合考虑实际需要建设的内容,既要有前瞻性的思考又要有可操作性,为保护区今后的保护发展与合理利用预留空间。

  (3)分区施策、科学管理的原则

  核心区与缓冲区以保护为主。核心区作为绝对保护区,保持其自然状态,禁止一切人为干扰。实验区可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科学实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和生态旅游。保护区内一切工程设施均不能破坏自然景观和资源,进入保护区内从事的一切活动均要符合自然保护区的有关规定。

  (4)保护与恢复相结合的原则

  一方面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保护现存的珍稀物种和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应积极创造条件,进行植被恢复和湿地恢复;增加有蹄类野生动物的喜食植物,恢复东北马鹿、黑熊、棕熊等野生动物种群,为其定居和扩散创造有利条件。

  4.1.1.2保护管理目标

  健全保护管理体系和各种保护管理规章制度,完善保护管理设施设备,采用卓有成效的管理措施、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提高保护区的保护管理效率,保护中华秋沙鸭及其栖息地,野生笃斯越橘与藓类沼泽湿地和它们的生长生存环境,最大限度地保持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维护保护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维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保护区健康快速发展,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4.1.2保护管理措施

  保护区地处中纬度北温带属山前熔岩台地地形,动植物资源丰富,该区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2种,保护1种,保护11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1种,其中级保护3级保护48种。该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头道松花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中华秋沙鸭及其栖息地,野生笃斯越橘与藓类沼泽湿地,其它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包括东北红豆杉、红松、水曲柳、黄檗、紫椴、钻天柳、野大豆等。据监测,近年来保护区内中华秋沙鸭数量增加,显示出该区域生态环境向好的良好状况。

  根据保护区内资源的类型、分布状况、人为干扰程度、丰富度等情况采取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具体的保护措施有:

  1)健全保护区各项规章制度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吉林省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按照国家对保护区“一区一法”的要求,认真领会国家及地方政策方针,结合保护区保护管理目标,尽快制定、颁布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条例以及实施细则,使该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此基础上,按照自然保护区现代管理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监测、野外巡护等制度;同时,进一步细化健全保护管理的岗位责任制或目标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把保护管理的各项任务分解到岗、落实到人,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推进保护区保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制度化。

  (2)完善保护管理体系

  由于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自然保护区成立后,投入资金较少,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原始老旧状态,保护区生态类型多样,面广、管护难度大,在保护区内建立四级保护管理体系,即管理处—心管理站—管理站—管护点。管理处为领导决策机构;中心管理站是管理处指令畅通的关键枢纽,主要对保护区管理站、点进行领导;管理站负责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按要求对野生动植物及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实行站长负责制;管护点为基层管护单元,在管理难度大的区域设立管护点,防止个别偏远区域成为管理真空区。完善的保护管理网络体系将保证保护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有效制止和打击各类威胁保护区自然资源的违法行为。

  (3)加强保护区管护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资源保护工作,保护区强化管护队伍建设和管理,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强化制度的约束力,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对考核优异的部门和个人予以适当奖励,增强管护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护林责任感,充分发挥管护员巡山护林作用,达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

  有计划地引进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积极开展国内、国际交流。对保护区管护队伍进行全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珍稀动植物识别等业务知识,切实提高管护队伍综合素质。同时,要改善管护人员的生活、工作环境,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条件。

  (4)加大宣传力度

  在“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大美湿地等活动期间,开展广泛的、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保护中华秋沙鸭、珍稀鸟类等珍稀动植物的宣传教育活动,采用现代技术与传统方法结合,利用微博、微信和门户网站等新兴宣传媒体,开展专题知识讲座、夏令营等有创新、有特色的活动,宣传国家相关自然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以及生物多样性知识等,培养公众欣羡自然的情怀,塑造热爱环境的意识,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及兴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5)坚持环境保护

  保护区内的一切建筑应与环境协调一致,禁止在保护区内盲目修建人为设施,减少建筑垃圾。禁止在保护区内开展污染空气、水源、土壤以及采石、采土、挖掘、毁林、毁湿等一切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活动。

  (6)强化保护管理设施建设

  建设中心管护站、管护站、管护点、检查站等保护管理设施;购置通讯和巡护等设备,加大打击乱砍滥伐、非法狩猎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力度,依法对其进行处罚;同时加强管理机构与紧邻的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联合巡防。

  (7)更新保护管理手段

  为更好地对保护区自然资源进行有效保护,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效,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完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电子围栏,配备PDA,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等,遵循先进性、集成性、灵活性、安全性、实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经济性原则,实现保护管理手段智能化与实时化,向数字化与智能化保护区迈出坚实步伐。

  (8)全面加强防火能力建设

  加强防火管理,建立健全防火机构,完善森林防火设施设备,完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落实防火措施,做好与友邻的林业有限公司、吉林森工aoa体育(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官网所属林场、当地政府以及相邻的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协调工作,建立有效的联防机制。尤其是防火期间,凡进入保护区的人员、车辆都要经过严格检查。

  9)加强防疫,防止污染

  严格执行疫源疫病报告制度,如发现可疑情况,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严格隔离,防止疫情蔓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防治技术上采取无公害防治为主,以生物防治为调控措施,以物理防治为辅助措施和以化学防治为应急措施,持续控制病虫害严重发生,促进森林资源数量与质量不断增长与提高,以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并保护环境和水资源。

  10)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提高保护区管理水平

  保护区要保持积极交流的姿态谋求开拓进取,时刻关注国内外保护区的最新管理方面的先进手段,师夷长技、为我所用。力求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吸引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参与保护区的考察研究,提高保护与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4.1.3保护管理项目规划

  4.1.3.1保护管理体系建设

  为了维护保护区内生态安全,规划以管护点为基础,以检查站为前哨,以巡护道路、巡护监测线路为脉络,建立管理处-中心管理站-管理站-管护点四级保护管理体系,形成全方位、强有力、多层次的保护管理网络,使保护区迈入系统化、综合化的管理轨道。另外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电子围栏,为保护区的防火、人为活动和珍惜野生动物栖息地入侵提供预警,实现保护区的资源保护数字化和智慧化。

  4.1.3.2管护系统

  (1)保护区管理处

  管理处负责制定保护区全面发展的战略与计划,引领保护区未来前进的总体方向,领导保护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保护区管理处应按照建设一流现代化保护区的要求,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拟订自然保护区的各种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对保护区内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实行全面管理,为保护区的腾飞上下求索,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已在吉林森工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局址配置了面积340m2的业务用房,本规划不再体现。

  (2)保护区管理站

  ①中心管理站

  针对保护区管护面积大、管理难度大、离保护区管理处偏远等特点,规划建设中心管理站。锦北中心管理站站址选择在基础设施与后勤保障良好的原锦北林场管护站旧址,虽离保护区管理处偏远,但位G331公路南侧,站址供电已接入国家电网,交通便利;南清沟中心管理站站址设在漫江镇长松村附近,兼顾老岭区和黑河区,管护面积较大。中心管理站负责宣传贯彻自然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广泛宣传头道松花江上游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功能,提升公众对保护头道松花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中华秋沙鸭及其栖息地、野生笃斯越橘与藓类沼泽湿地、其它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重要性的认知水平;坚决打击破坏、盗窃森林资源和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对中华秋沙鸭等珍稀动植物资源及栖息地的保护,开展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与监测等工作;保证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畅通。详见表4-1。

  ②管理站

  管理站是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自然保护区的第三级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责为巡护检查、护林防火;查处一切破坏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活动;同时在所辖范围内进行气象、水文、物候、动植物种群变化的观测和统计。

  保护区原已设立的锦北管护站、锦江管护站、长松管护站、南清沟管护站、秃尾巴河管护站、高丽河临时管护站,都是利用原来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有木材采伐作业时期的木材检查站作为成立保护区后的管理站,管理站设置不足、设施简陋等问题凸显。

  根据现保护区资源分布、地理位置、保护对象的特点,以及现有管护站的位置、管护区域等情况,并综合考虑交通、通讯、供电、供水等生活条件的便利性,规划在保护区盗猎盗采易发多发区、人为活动频繁等生态敏感区域,新建4处管理站并利用原站址建设2处中心管理站。详见表4-1。

  4-1  管理站建设地点与管护范围一览表

  

  管护

  站名

  

  站址位置

  管辖面积

  占保护区总面积()

  涉及林班

  下设管护点


  锦北

  中心

  管理

  

  站址设在原锦北林场

  管护站旧址(

  ,海拔

  管护面积

  ,其中

  核心区

  ,实验


  锦北区:

  

  

  

  

  

  桦皮河桥管护1、桦皮河桥管护点2


  南清

  沟中

  心管

  理站

  站址设在头道松花江

  管护面积

  ,其中核心区,实验区

  


  老岭区:

  

  ;黑河区:

  

  

  南清沟一号林道管护点、黑河检查站管护点、黑河三支线管护点、黑河瞭望台管护

  漫江附近(

  ,







  ),海拔








  锦江

  

  管理

  

  站址设在漫江镇外,锦江大桥附近(

  ,

  ),海拔

  管护面积

  ,其中核心区,

  实验区


  锦北区:

  

  

  ;漫江

  区:

  大脖桥管护点


  长松

  管理

  

  站址设在原老岭林场进场线,长松村口

  (,

  ),

  

  管护面积

  ,其中

  核心区

  实验区


  老岭区:

  

  

  老岭一号林道管护点、老岭二支线管护

  点、长松水厂管护点


  秃尾

  巴河

  管理

  

  站址设在长白山环山

  线公里处(,

  ),海拔

  管护面积

  ,其中核

  心区,实

  验区


  锦北区:

  



  高丽

  河管

  理站

  站址设在漫江至长松

  村公路东侧(,

  ),海拔

  管护面积

  ,其中


  老岭区:、、、

  

  

  高丽河桥管护

  核心区

  

  ,实验

  






  新建锦北中心管理站面积500m2、管理人员15人,锦江管理站面积300m2、管理人员6人,长松管理站面积300m2、管理人员6人,南清沟中心管理站面积500m2、管理人员15人,秃尾巴河管理站面积300m2、管理人员6人,高丽河管理站面积300m2、管理人员6人。管护人员以及季节性聘用临时管护人员,一起完成管护和部分监测工作内容。

  保护区6个管理站兼有监测站的功能(监测站设在6保护管理站),负责组织辖区内固定监测样地(线)的常规监测任务,及时整理、上报监测信息。

  (3)管护点

  在保护区管理站下设管护点。根据实际需要设置12个管护点,每个管护点配备2名管护人员。新设置保护区管护点建设地点与管护范围详见表4-2。

  4-2  管护点建设统计表

  序号

  管护点名称

  管护点建设地点

  1

  桦皮河桥管护点1

  位于(,)

  2

  高丽河桥管护点

  位于(,)

  3

  老岭二支线管护点

  位于(,)


  黑河瞭望台管护点

  位于(,)

  5

  老岭一号林道管护点

  位于(,)

  6

  漫江天沐管护点

  位于(,)

  7

  南清沟一号林道管护点

  位于(,)

  8

  黑河检查站管护点

  位于(,)

  9

  黑河三支线管护点

  位于(,)

  10

  长松水厂管护点

  位于(,)

  11

  桦皮河桥管护点2

  位于(,)

  12

  大脖桥管护点

  位于(,)

  6个管理区共设置12个管护点,每个管护点建筑面积100m2均为单层,砖混结构,用于管护人员办公值守和生活居住。管护点供电采用低压线路,就近接入。

  (4)管护哨卡

  为防止自然保护区资源的非法流出和流入,保障自然保护区内生态安全,在人和车辆经常进出自然保护区的道路路口处,设置管护哨卡,对出入保护区的人员进行登记,对带出和带入自然保护区的一切木质或非木质产品进行统计检查。保护区规划设置管护哨卡8个。秃尾巴河支线哨卡、筒子房哨卡、锦共支线哨卡、一号线与锦老路交点哨卡、老岭一支线哨卡、枫岭站哨卡、漫江马道口哨卡、高连庆道口哨卡。详见表4-3。

  4-3 保护区管护哨卡建设地点一览表

  序号

  哨卡名称

  建设地点

  隶属


  秃尾巴河支线哨卡

  位于(,)

  秃尾巴河管理站


  筒子房哨卡

  位于(,)

  锦北中心管理站


  锦共支线哨

  位于(,)

  锦江号管理站


  一号线与锦

  老路交点哨

  

  位于(,)

  高丽河管理站


  老岭一支线哨卡

  位于(,)

  高丽河管理站


  枫岭站哨卡

  位于(,)

  南清河管理站


  漫江马道口哨卡

  位于(,)

  锦江号管理站


  高连庆道口哨卡

  位于(,)

  锦北中心管理站

  每个哨卡用房建筑面积为50m2,可设值班室、值班宿舍、监控、宣教设施等。

  为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安全防护,有效的保护自然资源,打击盗伐、盗猎等违法行为,可建设人员和车辆卡口视频监控系统对重要的公路路口、村屯周边等交通要地实施人员和车辆智能监管。人员和车辆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利用视频监控技术、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等实现人脸识别、行为识别、机动车抓拍、车辆号牌识别、驾驶员人脸抓拍等人员、车辆特征数据采集。

  借助所建哨卡,根据保护区实际建设需求,规划在保护区每个进出保护区的路口和道路交汇点各安装1套车辆、2套人员入区监测系统。其中依托保护区8处哨卡安装和在其它需要点位安装,共计安装车辆卡口视频监控系统26套、人员卡口视频监控系统52套,建立哨卡电子围栏系统等。设备包括补光灯26套、LED频闪灯26套、车辆卡口立杆26套、人脸识别卡口立杆26套、哨卡电子围栏系统(电子围栏数据管理应用平台、平台服务器各1套、4G电子围栏8套)等。

  保护区车辆、人员入区卡口安装具体位置见表4-4、图4-1。

  4-4 保护区车辆、人员入区卡口建设地点一览表

  类别

  名称

  坐标


  车辆

  卡口

  点位1

  41°52'58.35"北

  127°39'59.54"东

  点位2

  41°51'36.28"北

  127°43'55.85"东


  点位3

  41°50'25.25"北

  127°42'7.38"东


  点位4

  41°52'54.72"北

  127°38'14.48"东


  点位5

  41°54'3.33"北

  127°39'7.57"东


  点位6

  41°53'39.69"北

  127°39'37.33"东


  点位7

  41°54'0.79"北

  127°42'4.49"东


  点位8

  41°52'16.80"北

  127°44'36.38"东


  点位9

  41°55'14.55"北

  127°42'1.65"东


  点位10

  41°56'14.02"北

  127°42'27.12"东


  点位11

  41°57'17.68"北

  127°42'38.61"东


  点位12

  41°58'18.48"北

  127°42'28.34"东


  点位13

  41°58'24.53"北

  127°41'8.36"东


  点位14

  41°57'46.44"北

  127°38'46.69"东


  点位15

  41°57'37.59"北

  127°38'3.51"东


  点位16

  41°57'1.26"北

  127°39'46.59"东


  点位17

  41°57'45.10"北

  127°37'47.56"东


  点位18

  41°59'20.86"北

  127°36'9.29"东


  点位19

  41°58'24.51"北

  127°34'3.38"东


  点位20

  41°57'9.86"北

  127°36'54.08"东


  点位21

  41°55'37.14"北

  127°39'5.71"东


  点位22

  41°52'9.07"北

  127°40'50.81"东


  点位23

  41°52'50.45"北

  127°41'55.47"东


  点位24

  41°51'40.16"北

  127°42'17.04"东


  点位25

  41°50'46.89"北

  127°46'13.64"东


  点位26

  41°56'39.63"北

  127°42'12.90"东


  4-1  车辆卡口视频监控系统规划点位图

  (5)围栏(网)

  生物围栏,起到保护林木,防止人畜出入林地作用的生物带。新建生物围栏沿着G331国道(保护区内)两侧设置生物围栏,围栏总长度为22.64km,宽度1m,生物围栏所选树种主要为榆树。

  (6)综合服务用房

  智能保护区的建设需要配置安装一些新设施设备,新建综合服务用房,为了综合考虑将智能保护区建设的机房、感知系统指挥调度中心、监测中心与科研中心一体化建设;综合服务用房拟选址设在抚松县松江河镇内,占地面积为2500m2;建筑面积为1500m2三层砖混结构。另建附属平房(含车库)100m2,门卫50m2,围墙300m。建自动轨道伸缩大门一座。

  (7)管理性标识

  保护区已有界桩300根、界碑10块,标示牌5个。根据已完成的优化整合及重新勘界立标后的要求,规划增加意象性标识——界桩(标桩)界碑、指示性标识——标牌、警示性标识——标牌,一般含有警告、禁止、提示、指引、公告等性质的内容。为了明确保护区的范围及功能分区界线,为人们提供服务指南和限制人为活动等,设立必要的标桩、指示牌、标志(区)碑;标桩及指示牌的材料采用坚固耐用材料制作,配有中英文的通俗易懂、准确简洁文 字。

  ①界桩

  自然保护区区界及核心区界、缓冲区与实验区的区界上必须树立界桩,自然地形不明显、人为活动较多地段隔200~300m设置一个界桩,自然地形明显、人为活动较少的地段,300~500m设置一个界桩,转向点必须设置界桩。本规划拟在保护区外围人为活动较多的管理站附近、地带没有明显地物的区域,加密设置安装界桩;保护区内部界线规划在每个沟口、路口增设标桩;规划设置1000个;保护区界桩、功能分区标桩规格15×30×120cm,采用钢混材料制作。

  ②界碑

  立标定界。保护区与周边地区的界线调整、划定已经完成,但实地还没有明显标志,容易造成边界纠纷和对保护区的蚕食,从而威胁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安全,给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带来困难。因此,需要在区界线上立标定界。在保护区所辖所有道路入口处,设立醒目的标志(区)碑,新设立10块。界碑规格15×30×120cm,用砖混基座,表面镶嵌大理石。

  ③指示性标牌

  规划在交通主干、次干、简易道路及巡护步道的节点设置指示性标牌52块。标牌材质为金属,双面、单立柱。

  ④警示性标牌

  在人为活动频繁的区域、主要道路相交处,沿实验区边界的显著位置、野生动物活动频繁地段的两侧设警告、禁止、提示等识牌35块;在6个管理站、12个管护点、8个检查哨卡、管理处、综合服务用房院内各设1块宣传性标牌;在实验区道路两侧设7块提示及公告内容的标牌;共设70块。标牌材质为金属,双面、单立柱。

  (8)保护区智慧管理平台

  保护区智慧管理平台建设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以及视频监控为一体的“天空地一体化”手段,融合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建设保护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门户网站建设、时空数据三维信息平台、巡护管理以及“一张图”决策系统,实现多源、多时相、多角度、全区域、高智能化的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系统,开展保护区森林资源、湿地资源、生物多样性、人类活动、大气环境等自然资源数据采集,掌握整个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变化趋势,为保护区有效管理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撑。

  ①遥感数据分析应用规划

  每年获取2期高分辨率影像数据,通过多期遥感数据为监测对比数据,应用3S技术结合现场实地调查等手段,开展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要素、多时相土地利用遥感变更调查工作,形成系列专题图件与成果数据,建立相应数据库并将年度成果及时提供,为保护区管理和卫片执法提供基础资料与决策支撑。

  ②生物多样性监测系统规划

  A规划在自然保护区内重要水系附近建设最大焦距为300mm750mm的长焦视频监控系统,安装在仿生树监测塔上。实现鸟类视频的自动采集、通过后台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系统实现重点保护鸟类的物种自动识别及种群调查统计。根据自然保护区实际建设需求,共规划10座长焦视频监控站,主要用于鸟类监测。具体位置见表4-5、见图4-2。

  4-5 长焦视频监控站建设地点一览表

  类别

  名称

  坐标


  鸟类视频监控站

  点位1

  41°58'7.81"北

  127°35'24.01"东

  点位2

  41°58'0.16"北

  127°39'14.49"东


  点位3

  41°56'50.39"北

  127°38'34.34"东


  点位4

  41°57'28.04"北

  127°40'12.69"东


  点位5

  41°55'57.70"北

  127°38'30.46"东


  点位6

  41°51'56.97"北

  127°41'20.60"东


  点位7

  41°51'41.56"北

  127°42'51.00"东


  点位8

  41°50'42.86"北

  127°44'53.16"东


  点位9

  41°54'20.51"北

  127°41'9.91"东


  点位10

  41°55'40.84"北

  127°41'19.78"东


  4-2  长焦视频监控站建设位置规划

  B规划布设8套鸟类AI声纹监测设备,全天候采集、分析保护区内鸟类数据,包括鸟类识别、主要分布和种群数量等。通过鸟类AI声纹监测设备,对各种群鸟类在不同时段、不同区域出现的频次、数量进行分析统计,进行鸟类种类组成、数量与分布动态监测,为鸟类动态监测、保护研究、趋势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助力保护区对鸟类的保护,提升保护区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成效。

  C规划在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无线传输网络+红外自动触发照相机(野保相机)”的应用模式构建可实时回传数据的红外自动触发照相机野生动物监测网络。

  根据建设需求,基于保护区实际无线网络覆盖情况,参考野生动物痕迹样线分布进行网格化部署。1km2布设3台,合计规划布400台,实现野生动物图片/视频数据的实时回传。

  D规划采用测绘级无人机,对保护区进行地质扫描、数据采集及实时监测。

  ③生态因子监测系统规划

  A水文、水质监测站建设规划:根据自然保护区实际建设需求,在流经保护区的主要水系附近,建设水文、水质小型监测站,实现流入、流出自然保护区水体的主要指标自动监测。规划共建设8套,具体位置规划见表4-6、见图4-3。

  4-6 水文、水质小型监测站建设地点一览表

  类别

  名称

  坐标


  水文水质监

  点位1

  41°58'37.18"北

  127°33'36.70"东

  点位2

  41°55'22.45"北

  127°37'2.02"东


  点位3

  41°53'44.44"北

  127°38'44.08"东


  点位4

  41°58'0.43"北

  127°42'24.02"东


  点位5

  41°56'13.18"北

  127°42'32.93"东


  点位6

  41°53'58.78"北

  127°41'50.40"东


  点位7

  41°51'36.93"北

  127°43'43.46"东


  点位8

  41°58'52.60"北

  127°42'43.46"东


  4-3  水文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地点规划

    B气象、土壤、空气质量监测站规划:

  根据自然保护区实际建设需求,规划在保护区具备网络传输及供电条件的地区建设气象、土壤、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共建设4套,具体位置规划见表4-7、见图4-4。

  4-7气象、土壤、空气质量监测站建设地点一览表

  类别

  名称

  坐标


  气象、土壤、

  空气质量监

  

  点位1

  41°51'38.52"北

  127°40'54.15"东

  点位2

  41°57'34.55"北

  127°39'36.40"东


  点位3

  41°58'40.55"北

  127°34'54.47"东


  点位4

  41°54'58.88"北

  127°38'40.52"东


  4-4   气象、土壤、空气质量监测站建设位置规划

  ④防火视频监控系统规划

  根据头道松花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际建设需求,规划建设4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点位规划见表5-8。

  4-8  防火视频监控点建设地点一览表

  类别

  名称

  坐标


  防火视频监控系统

  点位1

  41°51'38.52"北

  127°40'54.15"东

  点位2

  41°57'34.55"北

  127°39'36.40"东


  点位3

  41°58'40.55"北

  127°34'54.47"东


  点位4

  41°54'58.88"北

  127°38'40.52"东


  ⑤配套、辅助系统规划

  还需要建设相关配套的科普宣教管理系统、大数据分析评估系统、地理信息引擎、三维模型引擎、数据可视化引擎、物联网平台、视频联网平台(包括人车管控系统、卫星图片分析系统、AR全景系统、人脸算法系统模块)。

  (9)视频监控系统

  建设长焦视频监控系统和野保相机监控网络,实现珍稀野生动物种群监测;在获取水文、水质、土壤、空气质量、气象等数据的基础上,根据监测需求适当新建自动监测站,实现头道松花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

  1网络传输系统建设规划

  根据保护区实际基础资源情况,建立有线、无线融合的数据传输网络700M 自组网。服务于保护区的物联网数据传输、多媒体通信、灾害应急通信等业务。

  基站主要完成终端无线接入功能,包括管理空中接口、接入控制、移动性控制、用户资源分配等无线资源管理功能。700M双向网采用分布式基站,包含基带处理单元BBU和无线射频单元RRU。保护区规划基站建设地点见表4-9、见图4-5。

  4-9  规划基站建设地点一览表

  类别

  名称

  坐标


  无线基站

  基站1

  41°51'38.52"北

  127°40'54.15"东

  基站2

  41°57'34.55"北

  127°39'36.40"东


  基站3

  41°58'40.55"北

  127°34'54.47"东


  基站4

  41°54'58.88"北

  127°38'40.52"东


  4-5  无线网络基站点位规划图

  ②光纤传输网络规划:根据保护区无线专网实际建设需求,规划铺设40km光纤,实现4座无线通信基站数据的回传。

  ③保护区核心数据库建设规划

  依照既有的数据资源目录及数据标准,构建保护区核心数据库。实现各类自然资源监测数据、外业调查数据、业务管护数据、外部共享数据的统一汇聚、一体化管理,为各应用系统提供数据管理、数据运维、数据检索和数据集成封装等服务。实现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面向数据用户提供资源信息的共享和交互操作服务。

  (10)网络系统

  保护区建设局域网和建立门户网,为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现代化手段。根据保护区综合行政用房(含指挥中心)和6个管理站的分布建设局域网和APP1套,建立门户网站1套,实施更新;并对现有基础设施改造,包括会议室装修、会议座椅、操作台、综合布线工程、机房机柜、指挥中心设备机柜等。

  根据项目实际需求,指挥中心建设12DLP大屏显示系统,并配备相应设施。配置国内高端的无纸化办公系统。升降器及显示器采用超薄设计,尺寸为15.6寸高清显示,具有会议铭牌功能。触控显示屏最厚处不超过9毫米,最薄处不超过5毫米,美观大方。

  ①指挥中心建设规划

  根据指挥中心实际情况,建设大屏显示系统,显示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播放各种监控视频、视频会议内容等,实现视频图像信息的灵活高效、安全传输及共享应用。

  ②监测中心无纸化系统

  无纸化智能会议系统可提供丰富的会议功能,协助会议主办方对整个会议流程进行高效便捷的控制,对会前准备,会中管理以及会后归档操作提供多种服务功能,保证会议正常、有序、安全地进行。

  ③机房改造规划

  本项目存储设备采用双活容灾设计,即灾备系统中使主生产端数据库和备机端数据库是同时在线运行的,处于可读可查询的状态的技术。从服务器、网络设备、机柜、操作台进行改造设计配置安装。

  根据本项目规划的各类前端设备数据量为本项目配备72T存储空间,需1IPSAN网络存储设备,24块专用监控硬盘3T。

  ④数据中信设备

  配置数据中心需要的辅材及设施设备,包括服务器、虚拟化软件、磁盘阵列、光纤交换机、模块化IT机柜、密闭组件及辅材、行级空调、环境监控系统、路由器、核心交换机、接入交换机。

  ⑤网络安全设备

  配置网络安全设备:包括负载均衡1台,出口防火墙、边界入侵防御系统、WAF2台,数据库审计、日志审计、运维审计、高级威胁检测系统、全流量威胁取证系统、漏洞扫描、服务器杀毒、智能管理平台个1台。

  ⑥视频监控边界设备

  配置视频监控边界设备:包括防火墙、边界入侵防御系统、数据交换系统、信息交换系统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视频交换系统、视频交换系统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个1台。

  ⑦柴油发电机

  配置标准主机、全自动并网控制系统、机组水套加热器个1套。

  4.1.3.3巡护系统

  巡护系统建设主要包括巡护路网、交通工具、巡护营地,以及防护、通讯和取证装备等。

  (1)规划原则

  充分利用现有交通道路;总体布设必须满足保护管理、科学研究、护林防火、环境保护等需要;道路线形顺应自然,不搞大填大挖,尽量不破坏地表植被和自然景观;采用多种形式,并与外部交通衔接、沟通内外部联系;核心区内不修车行道;先近后远,与保护、科研、生态旅游工程相配套。

  (2)现有路网概况

  保护区现有林区道路支岔线90km,且道路年久失修。按总面积计算,本区车行道密度仅为3.2m/hm2,且路面质量差、等级低、排水措施不足,很不利于整个保护区开展正常的巡护,运兵车和防火指挥车、物资车通行,科研及管理工作。

  (3)巡护路网建设

  ①维修道路

  对保护区内部的林区道路支岔进行维修。覆盖保护区实验区所有林道。规划对保护区内未铺设路面的13.2km长、5m宽的林区道路铺设砂石路面;对路面两侧的排水沟进行修复;对保护区内的公路桥进行修复;对保护区内的公路涵洞进行修复。详见表4-10。

  表4-10维修道路规划表

  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建设规模(Km、个)

  路面铺设(含排水沟)

  维修

  13.2

  公路桥

  维修

  2

  公路涵洞

  维修

  10

  ②小型营地/补给地

  保护区山高路远,野外巡护时间长,1天不能往返的巡护路段上,在中途建设有人或无人值守的小型营地或补给点,在实验区巡护路段旁,配备食宿、休息等基本条件。本次规划建设5个休憩驿站/补给地。建设地点为:黑河林场67林班1小班、老岭林场31林班25班、老岭林场3林班6小班、锦北林场39林班24小班、锦北林场131林班22小班。

  (4)交通工具

  根据保护区实际现状和需求,本次规划拟配备交通工具有巡护越野车、摩托车、补给保障车辆等。见表4-11。

  4-11  巡护交通工具规划表

  设备名称

  数量(辆)


  交通工具

  越野车

  5

  摩托车

  10


  游艇

  1


  补给保障车

  1


  (5)通信工具

  目前保护区内部分巡护点、监测点没有通讯信号覆盖,仍无法与外界通过移动电话联系。为了满足日常办公、森林防火和对外交流的要求,需要配备一定的通信工具和设备。局址及各站址配备一定数量程控电话和传真机;野外巡护、保护管理站、管护点需配备对讲机,建立基地对讲台;由于保护区沟谷纵横,各管理站和瞭望台安置超短波电台和中继台。各建筑物内的电话线分别用电话电缆埋地、埋墙敷设,从总组线箱引入。通讯工具配置见表4-12、4-13。

  4-12  通讯工具配置规划表

  单位:台、部

  项目

  地点

  性质

  程控电话

  三屏便携

  指挥箱

  基地

  

  电视接收机

  传真机

  综合服务用房

  新建

  1

  1

  1


  2

  管理站

  新建




  6

  6

  管护点

  新建




  12


  管护哨卡

  新建




  8


  合计




  1

  26

  8

  4-13  通讯工具配置规划表

  单位:台(部)

  设备名称

  数量

  有线电话

  30

  移动电话

  104

  卫星电话

  6

  (6)野外装备

  为满足日常巡护工作需要,同时也为了实现规范化管理,提升保护区形象,规划配备统一的巡护人员装备,每人每年1套,巡护队员个人野外装备可配备专业冲锋衣、登山鞋、防雨用具、背囊、帐篷、简易生活用具、户外急救包等,共计160套。

  4.2生态修复规划

  4.2.1生态修复原则

  (1)有利于主要保护对象保护的原则

  生态修复要以保护为前提,围绕主要保护对象的需求,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修复措施,实现对主要保护对象的有效保护。

  (2)自然修复为主、辅以人工干预措施的原则

  生态修复应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控制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主要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实现自我修复,辅以人工干预措施。

  4.2.2生态修复规划

  4.2.2.1野生植物保护与恢复规划

  (1)珍稀濒危植物繁育基地

  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丰富,其中不乏有珍稀濒危的植物种类,是一个天然的物种基因库。

  ①为保留东北红豆杉等珍惜濒危植物物种基因,应进行物种基因库建设,规划建设珍稀濒危植物繁育基地,基地面积为50hm2。基地规划设在实验区的锦北保护站附近,内设珍稀濒危类植物繁育试验区。主要开展东北红豆杉的人工培育繁殖试验,本着种子育苗、扦插、组织培养等几管齐下的原则,力争在人工繁殖技术上有重大突破。

  ②适当开展经济药用类植物繁育试验。主要开展笃斯越橘、人参、

  天麻等的繁育试验。

  4.2.2.2野生动物保护与恢复规划

  (1)野生动物救护站

  在保护区锦北保护站建设野生动物救护站,建综合救护用房400m2。主要救护对象为病弱、伤残的重点、濒危及其他野生动物。救护野生动物康复后,将及时放归野外,已丧失野外生存能力的个体,在放养场饲养,供宣教展示。同时也开展受伤、病弱、饥饿、受困、迷途中华秋沙鸭收容救护工作。

  救护站工程建设主要内容为:救护医疗区,隔离室,救护室,动物康复区,动物圈(笼)舍,两栖、爬行、鸟类、兽类活动场,动物放养区,建围(栏)网2000m,救护车1辆,救护仪器设备3套。

  (2)野生动物食物补充点

  针对保护区内有蹄类动物在冬季食物缺乏的季节,规划在保护区试验区内建设食物补充点20处,科学地对野猪、马鹿、狍子等有蹄类动物进行冬季补饲,以保证猎物种群顺利度过冬季,迎来次年的繁殖期,提高产仔数,并保证当年幼兽在食物匮乏的严冬安全越冬,提高有蹄类动物的密度。

  (3)设备仪器购置

  数据分析设备:包括计算机、传真机、复印机等数据分析、存储、传输设备;野外巡护设备:包括GPS、数码相机、望远镜、对讲机、游标卡尺等数据观测、记录等仪器设备;野生动物救护设备:包括手术台、呼吸麻醉剂、常规医疗器械、医疗及消毒药品等设备设施及物品。

  4.2.2.3中华秋沙鸭栖息地保护与恢复规划

  (1)人工鸟巢

  松江河锦江桥下沿河两岸是中华秋沙鸭的重要栖息地,每年有近百只中华秋沙鸭在此落脚,做窝繁殖。这里的森林经多年采伐和老龄树的自然死亡,使可供筑巢的天然树洞缺少。规划为中华秋沙鸭搭建人工鸟巢,以期扩大保护区内中华秋沙鸭的种群数量。保护区界内沿着漫江沿岸两侧,规划增挂10个中华秋沙鸭繁殖巢即鸟巢。

  (2)中华秋沙鸭野外补饲工程

  ①增殖放流。在以往与有关水利、科研部门放流细鳞工作基础上,充分发挥头道松花江水量充沛、水质清澈的水资源优势,养殖与放流当地珍稀品种冷水鱼类红点鲑鱼,恢复保护区河流水生生态环境与鱼类资源,开展中华秋沙鸭野外补饲专项行动,定期为中华秋沙鸭补充

  食源。保护区增殖放流严格执行国家、省有关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增殖放流站建设固定房舍,配备水、电、气、暖设施,同时,建设放流鱼类暂养池。

  ②投食。确保中华秋沙鸭食物安全,针对重点水域,尤其中华秋沙鸭等水禽栖息繁殖地进行非法渔猎打击行动,使中华秋沙鸭等候鸟食物安全得到保证;结合中华秋沙鸭等水禽栖息繁殖地锦江、黑河林场库区重点水域规划20处投食区,年投入鱼类2000kg。

  (3)中华秋沙鸭保护地恢复

  保护巡护队通过布设红外相机,对中华秋沙鸭种群数量和空间分布进行连续调查和记录。同时,当地还开展漫江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及时查处非法采砂、盗猎等行为。

  4.3科研监测规划

  4.3.1 任务与目标

  4.3.1.1任务

  通过开展系统的科研和监测工作,了解和掌握保护区的资源状况、保护对象所处的环境条件、保护对象的特点和固有的规律,探索保护对象受威胁的程度与原因,探索和揭示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生态环境因子间的作用、典型植物演替规律,为资源保护与管理、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任务包括:

  (1)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功能与林相及其它条件的关系。

  (2)研究珍稀濒危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的生存栖息方式和适应环境能力及其繁衍规律,为其恢复原始状态和种群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3)研究和查清有重要经济价值、能形成市场潜力、适合开发利用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分布、贮量及生物学特性和人工繁殖方式,为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探索和揭示次生林的形成过程和规律,监测其演替过程。

  4.3.1.2目标

  通过科研、监测的实施和教学实践基地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保护区科学的保护管理体系和科研、监测设施设备,使科研、监测、管理水平和科研队伍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及时了解与掌握保护区内中华秋沙鸭及栖息地的资源状况、受胁因子和保护管理成效,为资源保护、管理、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与专家合作,充分发挥保护区科研、教学基地的巨大优势和潜力,将保护区科研、监测和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把保护区建设成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科研、教学实践的重要基地。为自然保护和自然资源合理适度地开发利用提供有效方式、方法及科学依据,为周边社区经济发展提供实用技术和寻求最佳途径,从而实现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4.3.2 科研监测的原则

  4.3.2.1保护为主,科研先行的原则

  在保护全区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开展科学研究及监测工作,用科学的思想、手段及方法来指导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科研应作为保护和管理的依据和前提,而保护区的建设为科学研究提供条件和场所,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3.2.2坚持野外调查监测与室内研究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布设调查线路,运用科学的方法,客观准确地记载野外调查、监测数据,科学系统地分析资料,掌握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群落变化规律、生态系统的演替与进程,为保护区的有效保护提供依据。

  4.3.2.3坚持多学科相结合的原则

  保护区是一定区域内宏观系统的整体,保护区内的科研课题,既要对保护区的整体进行宏观研究,又要深入细致地进行保护单元的微观研究,同时要结合生态学与社会经济学等学科,使科研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实现保护区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4.3.2.4坚持前瞻性及系统性的原则

  科研项目着眼当前、立足长远,既要解决当前保护管理中的实际

  问题,又要紧跟国内、国际的先进水平,力求技术领先、有所突破、循序渐进、持续攻关,实现中华秋沙鸭及其栖息地,野生笃斯越橘与藓类沼泽湿地,其它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等相关科研成果系列

  化,系统化、实用化,力争站在这一领域的科技前沿。

  4.3.2.5坚持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共建的原则

  要吸引更多的科技人员到保护区开展科学研究,希望各方面专家能给保护区带来更多研究课题,通过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建,从中锻炼培养科技队伍,促进科技水平的提高,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升保护区科研监测水平。

  4.3.3科研监测项目规划

  制定科研和监测项目规划,要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思想,紧密结合保护区实际情况,常规性科学和专题性科学研究并重,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立足本地,实行科研对外开放,积极引进项目、资金和人才,提高保护区的科研监测和管理水平,扩大保护区的知名度。

  4.3.3.1科研监测项目

  (1)森林生态系统监测

  选择保护区内森林生态系统中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群落、生境,设置固定样地及样线,进行调查监测,记录分析不同立地条件下,群落建群树种的结构组成、生长状况,以及野生有蹄类动物的种类、分布、数量等因子,摸清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动态变化趋势,为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资源。

  (2)湿地生态系统监测

  在保护区内选择主要湿地类型设置固定样地,在鸟类集中分布区域设置固定样线,调查记录湿地植物的种类、覆盖度、生长状况,鸟类尤其是中华秋沙鸭的种类、数量、栖息地环境因子等,预测湿地生态系统动态变化趋势,为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3)本底资源调查

  自然保护区本底资源调查是一项系统全面、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庞大复杂的重要工作,属于基础性科学研究,为科研提供基础性数据和资料,对科学研究意义重大。规划在综合考察的基础上,开展深入、全面的本底资源调查,充分掌握保护区所有资源现状及保护对象情况,包括中华秋沙鸭等珍稀物种的数量、分布、生活习性,野生笃斯越橘与藓类沼泽湿地数量、分布等;掌握地形地貌的主要类型和面积,了解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的人口数量、文化程度、生产结构等社区情况;为实施保护计划,制定保护措施及开展科学研究等提供基础资料和发展方向。

  (4)中华秋沙鸭种群监测

  监测中华秋沙鸭种群数量及栖息地人类干扰类型、强度等信息,记录森林盗伐、森林火灾、林区运材道路利用、当地重要的土地利用活动,尤其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

  (5)生态廊道区域野生动物监测

  生态廊道是实现黑熊、棕熊、马鹿在不同的栖息地斑块间迁移增加个体基因交流,实现种群恢复的关键。除了架设远红外相机,常年监测重点野生动物黑熊、棕熊、马鹿种群外,冬季开展样线调查,收集黑熊、棕熊、马鹿及其猎物种群在雪地留下的足迹。

  (6)生态环境因子监测

  生态因子监测系统实现在保护区重点生态区域,全面监测大气、水、土壤、植被、人类活动等各项生态因子,利用大数据关联规则对各生态因子之间的关联或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即可以根据一个因子的出现推导出其他因子的出现。首先从海量的原始监测数据中找出所有的高频项目组,例如植被和人类活动,然后从这些高频项目组产生关联规则,如人类活动频繁因子出现,推导出植被破坏严重因子的出现。通过这种方式全面、实时地掌握生态重点区域的各项情况,为保证重点生态区的生态安全提供保障。

  规划建4处气象监测站,气象监测主要包括气温、降水量、蒸发量、土地湿度等因子监测;规划建8处水质监测点,水质监测主要是常规监测,包括色度、嗅和味、混浊度、肉眼可见物、PH值、总硬度等;规划建4处空气质量监测点,监测PM2.5、空气负氧离子、臭氧、氮氧化物等环境空气质量;规划建4处土壤监测,进行土壤肥力指标检测、土壤污染物检测、土壤其他指标检测等。

  (7)鸟类多样性监测

  通过鸟类AI声纹监测设备,对各种群鸟类在不同时段、不同区域出现的频次、数量进行分析统计,进行鸟类种类组成、数量与分布动态监测,为鸟类动态监测、保护研究、趋势分析。

  (8)森林病虫害监测

  结合森林病虫害调查、普查,定期对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发展蔓延趋势、危害程度、生物防治等进行监测。

  4.3.3.2科研项目

  保护区科研项目按常规研究与专题研究规划。

  (1)常规研究

  ①保护区每5年进行一次全面的本底资源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健康状况、栖息环境及濒危程度等情况。

  ②重点保护、濒危物种种群数量、分布与动态规律研究探索和研究重点保护、野生物种濒危程度、生存环境、种群数量、分布范围及动态规律,从而阻止和避免珍稀濒危物种的灭绝。

  ③有蹄类种群恢复技术研究

  对保护区采取的野外补饲、半散放驯养、救护放归等有蹄类种群恢复措施进行动态监测与评估,研究可行的有蹄类种群恢复技术。

  ④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主要研究周边居民对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及控制办法。

  (2)专题研究

  ①中华秋沙鸭迁徙生态与规律研究

  研究中华秋沙鸭在头道松花江迁徙的时空规律,分析其迁徙路径与生境偏好,探讨中华秋沙鸭迁移生态需求。

  ②中华秋沙鸭领域及对生境利用的研究

  研究中华秋沙鸭密度相关性、对不同流域的选择与利用、对领域内人类干扰的耐受力。

  ③中华秋沙鸭保护与社区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研究

  筛选适于当地的“替代生计”项目,减少社区生产生活对森林及周边环境的压力,缓解中华秋沙鸭保护与村民的冲突,创建保护区与社区协调发展的范例。

  4.3.3.3规划建设内容

  (1)科研中心  保护区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相关科研活动,但是 由于资金匮乏,保护区目前没有正规的科研场所,科研设备不完备。本期总体规划为构建保护区监测中心、监测站、固定监测样地(线)三级监测网络,在管理处处址所在松江河镇建设行政综合服务用房,其中第二层拟定为科研中心用房,建筑面积500m2,包括样品初处理实验室、样品储藏室、设备储存室、学术研讨室、数据分析实验室、档案室等。并配备监测、实验、办公设备。以此科研中心为平台,吸引高校、科研机构到保护区开展中华秋沙鸭、森林群落演替、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专题研究,提升保护区的科研监测水平,更好地发挥科研对保护区发展的指导作用。

  (2)固定样地与样线

  ①固定样地

  在保护区内不同森林类型设置12块植被固定监测样地进行监测,其中6hm2大型固定样地2块,设在缓冲区;0.1hm2植物监测样方10块,其中建在核心区3块、建在缓冲区3块、建在实验区4块;

  四角定桩标记;固定样地调查在规划期每年进行一次。

  ②固定样线、样点

  在保护区设置4固定样线,长度共4kmkm,样线布设尽量考虑覆盖各种生境类型;主要对有蹄类野生动物野猪、狍、马鹿、黑熊、棕熊等进行监测。每条样线长度1km,宽度60m。每组至少5人沿样线平行行走,速度1.5km/h。4条固定样线其中核心区2条,位于锦北林场28林班6、7小班、29林班7小班,锦北林场42林班4、5、8小班,缓冲区1条,位于老岭1林场22林班1、11小班,13林班8小班,实验区1条,位于黑河林场67林班3、4小班。

  兽类集中分布区,每年12月初–翌年3为野外监测期,监测期内每条样线进行2次监测。同时对鸟类、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监测。其中鸟类AI声纹监测样点8处,地点位于锦江、头道松花江缓流处中华秋沙鸭季节迁飞线上。

  (3)本底资源调查

  对保护区的自然环境、生物资源、社会经济等进行专项调查,全面系统地掌握资源状况,获得大量基础数据,及时、准确地掌握其动态变化,并与前期资源调查结果进行比对分析。5年完成1次调查。

  (4)中华秋沙鸭种群及栖息地专项调查

  中华秋沙鸭每年3月份左右在吉林省二道白河、浑江、头道松花江等流域栖息繁殖,11月份左右南迁越冬。通过调查发现过多的人为活动会直接影响它们的生活,因而在其南迁之后开展保护行动:向保护区内河流投放鱼苗,建设一批鸟窝,在河流冰冻前清理河道,加派人手清理“网围”“地笼”等捕猎工具等。此,还将通过悬挂条幅,建立宣传栏,发放宣传单等方法来增强百姓的保护意识,在保护区内设置界碑和界桩,防止林区群众闯入中华秋沙鸭栖息地。

  在中华秋沙鸭在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保护区栖息繁殖的8个月里,巡护队员们每个月至少要4次监测和SMART巡护,布设和维护红外相机,利用行走样线法和设置固定监测区定点观测,对中华秋沙鸭种群数量和空间分布进行连续调查、记录,及时劝阻可能威胁中华秋沙鸭种群繁衍的人为活动。

  4.3.4 科研队伍建设

  保护区作为重要的科研基地,要组建高、中、低级不同层次的多学科的专业研究人员,逐渐建成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研究队伍,来承担完成研究任务。

  根据保护区管理处实际,结合开展科研活动、内容、专题研究范围和监测的技术方法等需要,遵循尊重人才的原则,对科技人员知识结构要求比较高,不仅需要自然科学方面知识的人才,还需要有社会科学方面知识的人才,不仅有生态学、生物学、动物学、林学、地质学等方面知识的专业人才,还要有社会学、经济学、民族学等方面知识的专业人才;不仅有懂汉文学的还须有懂外语的人才,由这些多学科多专业知识的人才组成科研监测中心站,在管理处与科研监测中心统一领导和安排下,分工协作,完成管理处科研和监测任务。管理处的科研队伍中至少应有懂得植物分类的林业资源保护专业人员4名,保护管理专业人员4名,计算机信息专业人员4名。并由上述人才构成科研队伍基本骨架。

  (1)充分发挥现有科研人员的作用,实行考核,聘任管理。

  (2)专业人员培训,分批分期派往大专院校或国外进修深造,积极参加国内的短期培训班和学术会议。

  (3)稳定科技队伍,培养和吸收各种专业人才,注意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科技队伍结构实现梯度化,并改善科技人员工作和生活条件。

  (4)聘请专家、学者作顾问,来保护区讲学和指导科研工作,帮助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科技队伍。

  4.3.5 科研组织管理

  科研组织管理采取常规性组织管理形式和项目组织管理形式。常规性组织管理主要由科研监测中心负责。其责任是负责拟定科研和监测项目,并组织实施。为避免科研选题的重复性和低水平性,保护区应成立以局长挂帅,由科研管理负责人、科研人员代表和聘请的科研顾问组成的学术委员会。主要负责对科研的选题进行严格评审,并对科研实施过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指导,对未经评审通过的研究课题,不得立项和开展研究。对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对没有突破性的或前景不乐观的课题应予以停止,以免造成对人力、财力和资源的浪费。

  对国家下达和国内外协作研究项目,采取项目组织管理形式,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并明确项目负责人的责、权、利,由项目负责人全权负责研究项目的实施。

  为提高研究水平,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激励机制和人才竞争机制。每年开展一次科研成果、科技论文和优秀科研人员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优秀科研成果、论文和优秀科研人员给予名誉和物质奖励。

  具体的科研课题管理分五个步骤:① 研究课题的审批;② 研究课题的实施;③ 课题总结;④ 研究成果的鉴定或评审;⑤ 科研成果的推广和使用。

  4.3.6 科研档案

  科研档案包括科研项目中长期规划、年度科研计划、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科研项目立项报告、科研合同及协议、科研项目实施方案及计划、研究记录及原始资料、科研年度总结、科研成果报告、学术论文、论著及有关的声像资料等。

  对科研档案应确定专人管理,制定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完善档案收集和借阅制度;实行微机管理与人工归案相结合,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加强档案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档案的安全。

  4.4公众教育规划

  4.4.1规划原则

  4.4.1.1针对性原则

  针对当地群众、访客、学生等不同宣传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宣传对象的重点首先是当地社区群众,通过宣传教育活动,使保护区周边的群众认识到保护的重要性,并自觉参与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

  从公众教育内容上,也要针对保护区资源环境特点,突出头道松花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中华秋沙鸭及其栖息地,野生笃斯越橘与藓类沼泽湿地等珍稀鸟类、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内容,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教育内容体系。

  4.4.1.2科学性和专业性原则

  保护区拟建规模1500m2的展览馆与公众教育中心,采用声、光、电等先进设施设备。保护区宣教要以博物馆为中心,将野外体验设施,中华秋沙鸭保护设施,野生笃斯越橘生长、藓类沼泽湿地进化、演替设施等有机融合,形成完善的教育和展示体系。公众教育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和专业性,真正达到向公众普及自然保护知识、提高生态保护意识的教育目的。

  4.4.1.3多样性原则

  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定点或流动相结合开展宣传教育,从而使人们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关系。

  4.4.1.3生动性原则

  充分利用保护区的自然资源优势,采取灵活、感染力强的方法,对群众、中小学生广泛开展热爱自然的教育,培养和激发他们保护自然的情感。

  4.4.1.5经常性原则

  要经常有计划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逐步扩大对包括当地公众在内的培训活动,牢固树立保护自然和爱护环境的意识,做到懂法知法、文明守法。

  4.4.1.6开放性原则

  为了解决保护区专业人员不足的问题,提高保护区宣教工作的丰富度和水平,同时给社会公益人士提供发挥专长、奉献爱心的平台,建立科普志愿者招募机制,组建保护区科普志愿者协会,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自然保护宣传教育工作。

  4.4.2公众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4.4.2.1公众教育的内容

  (1)保护区基本情况介绍。向公众介绍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地理特点、湿地资源状况、以中华秋沙鸭为代表的的鸟类资源状况、社区情况、自然风光、湿地生态功能、保护成效等内容,使人们对保护区资源状况、保护管理状况、取得的成就、在中华秋沙鸭保护方面的地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进而充分认识保护区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2)主要保护对象介绍。主要保护对象是保护区最具价值的资源,保护区的各项工作都要服务于主要保护对象的有效保护,因而主要保护对象也是公众教育内容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中华秋沙鸭及其栖息地,野生笃斯越橘与藓类沼泽湿地,其它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是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在公众教育活动中,这些都是具有特色的教育内容,是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众教育的主体内容。

  (3)保护区政策、法律法规宣传。通过宣传,让公众特别是周边群众了解相关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减少和避免群众生产生活活动与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冲突,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创造和谐的社区氛围。

  (4)自然科学和自然保护知识普及。自然保护区是自然资源保护宣传教育基地,承担着普及自然科学和生态保护知识的重要职责。其科普宣教内容要紧紧围绕本区资源特点进行组织,使宣讲内容与野外资源有机结合,让受教育公众能够融会贯通,真正有所收获,从而提高科普宣教工作的成效。

  4.4.2.2公众教育的形式

  (1)媒体宣传。利用各种传媒,尤其是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的新传播媒介进行宣传教育。通过保护区网站、微信公众号、广播、电视、报刊、录像、出版物等大众传媒,结合大屏幕、墙报、标语、宣传小册子、警示牌等宣传载体,进行经常性的、形式多样的、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

  (2)科普讲座与科普剧场。基于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特点,充分结合与自然保护相关的各类节日,以未成年人群为主要受众,在保护区或当地学校等地,开展科普讲座、编演科普剧等。

  (3)专家讲堂。邀请国内外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等相关研究领域科研学者与科普专家,在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向公众不定期开展专家科普讲座。

  (4)特色科普研学活动。开展科普研学活动,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促进书本知识和科学实践活动的深度融合,还有利于学生们创新积极性和动手能力的提升。保护区资源丰富,特色明显,是青少年了解自然、亲近自然、体验自然非常理想的场所。保护区根据自己的资源特点,为学生开展湿地沼泽认知和中华秋沙鸭习性科普研学活动创造条件,吸引当地及周边中小学生走进保护区,在研学活动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5)夏令营。暑假期间,结合科普活动对中小学生进行自然保护教育。通过举办夏令营活动,在保护区周边各中、小学举办《自然保护知识》讲座,使学生了解自然保护区,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6)固定宣传设施。在保护区主要出入口、公路沿线、管理站和周边城镇居民点设置永久性和半永久性的醒目的宣传设施,包括电子显示屏、标牌、公益宣传栏等。

  (7)图画、资料。制作并向群众散发保护区画册、保护区宣传小册子、宣传传单、科普教材、光盘等宣传材料。

  4.4.3宣教工程

  (1)改建展览馆与公众教育中心

  在黑河林场场部旧址,利用职工搬迁后的空置的1栋家属楼,改1500m2的展览馆与公众教育中心。采用声、光、电等智慧化设施设备,展示、宣传、教育、沉浸式体验,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为保护区的保护、合理利用和发展助力。

  (2)青少年自然教育营地

  在黑河林场场部旧址,利用职工搬迁后的空置家属楼2栋,改建3000m2的有144张床位的可住宿房间72套,作为青少年自然教育营地宿舍,开展研学活动。

  (3)建设电子显示屏

  为了增强宣传效果、增加传播的信息量,规划在6个管理站和拟建的科研监测中心、改建的展览馆与公众教育中心各建1个电子显示屏,作为固定宣教设施,滚动播放宣教信息。新建电子显示屏总计8个。

  (4)生态保护宣教点

  观景亭台:规划在岭峰库区岸边建设7座观景亭台,采用木质结构,与周边环境契合度高,提升环境层次,为自然山水增添美色,满足人们在生态旅游休闲中驻足休息,纳凉避雨的需要。

  观鸟屋:规划在岭峰库区库区岸边建2座观鸟屋,采用木结构,分别配备望远镜等观鸟设备3套。在不惊扰到保护区鸟类栖息繁衍的前提下,使访客能够更加近距离地观赏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同时也进行科学考查、记录水禽的习性和生活规律等。

  宣教栏:搭建宣教栏30块,主要宣传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鸟类等知识。

  (5)公众教育线路

  规划在实验区黑河场部边上,新建生态小径栈道栈道2.42km3.5米,作为公众教育线路。路面铺装面积50000平方米、垃圾桶50个,厕所1座,雨水管网250米,护栏780米,标识标牌200个。在栈道上惬意漫步的同时,体验森林生态景观,感受森林、灌丛、沼泽、湿地的自然之美。

  (6)解说标识系统

  规划设置700块标牌,包括挂在树上、插在地上,主要对公众教育线路上的植物解说的标牌。材质为金属,双面,单立柱。

  (7)宣传品

  将印有保护区的植物、动物、自然风光的宣传画、简介、宣传画册等,发放给旅游者、游学者、访客、中小学生等作纪念。为了更好地加强对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的普及及扩大保护区的影响力。同时,要更多的利用网站、微信平台等新媒体形式,扩大受众的覆盖面。

  (8)拍摄中华秋沙鸭及物种保护宣传片

  为宣传保护区的保护和建设成就,提高保护区的影响力,制作2部以头道松花江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中华秋沙鸭等珍稀鸟类为拍摄对象的自然保护题材宣传片,通过电视台、网站、公众号等媒介向公

  众播放。

  4.5资源科学持续利用规划

  4.5.1 社区共管规划

  4.5.1.1社区共管原则

  (1)社区各种开发项目要以绿色环保项目为基准,开发项目有各种污染或对环境有影响的一律禁止开发。开发项目禁止在核心区、缓冲区进行,安排在实验区或保护区外围,项目需经环境影响评价。

  (2)严禁破坏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和生态景观的开发活动,不破坏植被,不污染水体。注意对珍稀动植物生存环境的保护,让居民深知保护自然资源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

  (3)社区项目开发要有利于不同资源利用者,要有利于引导农民的参与和脱贫致富,保护与合理利用有机结合,让参与者在共管活动中得到实惠,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原则。

  (4)社区共管所涉及的参与者,都应参与协议及规划的制定,在实施时,优势互补,兼顾各方利益。

  (5)社区发展项目要重视和尊重当地传统文化,发展既有利于资源保护和恢复,又符合社区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政策。

  (6)社区发展最主要是得到当地各级政府的支持,保护区应主动的通过各种途径经常不断地和地方政府机构联系协调,以便在确定共管目标和实施共管过程中给予支持。

  4.5.1.2社区共管目标

  促进社区与保护区的和谐发展,使社区群众和保护区之间建立一种稳固的、长久的、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协调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与自然保护的关系,扶持社区的公益事业。支持社区主动参与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和资源合理利用,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保护与利用的目的,实现保、防、治、用相结合,生产、环境、就业均衡,并达到最佳化。

  4.5.1.3社区共管规划

  保护区紧邻的抚松县漫江镇漫江村人口968人,松江河镇长松村人口104人。保护区周边基础薄、起点低,根据区域比较优势,构建符合本地区的发展模式。

  (1)社区发展扶持

  对紧邻保护区的漫江村、长松村,保护区在进行相关工作时,优先选聘其村民参与季节性管护、巡护、调查、监测等工作。

  (2)共管共建

  保护区聘请漫江村、长松村村民作为社会协调员,分析和研究保护区与社区间存在的问题,最大程度地调动和发挥当地社区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缓解社区对资源保护的压力,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3)增加就业

  为了增加漫江村、长松村村民收入,保护区除了提供技术技能培训外,适度发展关联性强的生态旅游,适量吸收周边社区居民参与,形成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吸纳当地富余人员就业,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并逐步将毗邻村屯建设成为康养基地,促进周边社区的经济发展。

  4.5.2生态旅游规划

  4.5.2.1规划指导思想

  在全面有效的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合理的组织、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有限度、有范围的开展生态旅游,扩大保护区知名度,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以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需要。

  4.5.2.2规划原则

  (1)坚持保护性原则。在保证自然资源与自然景观不遭破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开展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建设项目限制在实验区或保护区外围。

  (2)坚持阶段性分期建设的原则。一次规划、分期建设、逐步实施。分别不同建设分期进行景区景点和旅游项目规划,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突出自然特色和山野情趣,先急后缓、先易后难。

  (3)坚持科学管理的原则。根据自然生态容量和环境承载力严格控制游客量规模,优先进行环境保护建设,严格实施环境管理和监控,维持保护区的原生性。

  (4)坚持旅游与自然教育、科普相结合原则。通过开展以自然景观、生物景观为主要内容的科普旅游,使游客认识自然、体验自然,增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充分发挥保护区科普宣教基地的作用。

  4.5.2.3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1)自然风景资源评价

  ①地文景观

  保护区内有长白山火山岩地貌景观。丘陵、台地上,遍布火山石,(俗称浮石或多孔玄武岩)是一种功能型环保材料,是火山爆发后由火山玻璃、矿物与气泡形成的非常珍贵的多孔形石材。保护区内台地上可见柱状节理发育明显,柱状节理将岩石切割成多边形的柱体,常见的柱面有六边形,也有四边形、五边形和七边形,柱体垂直于熔岩层的层面,形成好看的多边形的面。

  ②水文景观

  头道松花江流经保护区,头道松花江水域宽阔,水流川急、浪花飞溅,一步一景,听着哗哗的流淌声,欣赏着弯曲的银色玉带,令人深感大自然的无限美妙。此外,区内百余条溪流回旋于深山密林,水质清澈、游鱼细石、草木葱葱,充满了大自然的原始风貌。

  ③北国独特奇异的冰雪风光,

  冬季来保护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林海雪原,“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秋末冬初时河流两岸的树挂即雾凇,非冰非雪,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乳白色冰晶沉积物;雾凇挂树,这么美的景,仿佛千树万树梨花开,美不胜收。

  ④生物景观

  保护区每年3月至9月,会迎来有鸟类“活化石”之称的中华秋沙鸭回归到保护区筑巢产卵。对生存环境非常挑剔中华秋沙鸭,喜欢在清澈无污染且水流平缓的水域栖息觅食,营巢于森林高大乔木上天然形成的树洞内,有中华秋沙鸭的地方,可作为生态环境的指示物种和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标志。

  保护区山林繁茂,巨树参天。珍奇名贵的松、椴、桦、楸、曲柳等树木,青翠欲滴,华盖苍苍。挂在树上的爬藤,形若虬龙,盘绕树干。各种奇花异草散发着清幽的芳香。这里不仅是野兽飞禽的乐园,还是野菜、鲜果、山珍的故乡。春天的映山红,满山开放;盛夏芳草萋萋,绿菌铺地;秋季的枫叶、五花山,层林尽染。冬天的皑皑白雪,千里冰封。保护区风光四季不同,景色各异。区内山溪流淌,林中鸟声清脆,鲜花姹紫嫣红,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风光构成了

  极其丰富的景观资源。

  (2)人文风景资源评价

  黑河抗联故事:据文献记载,漫江及老黑河一带是东北抗联军二军军部,以及二军二师、六师重要的游击根据地,曾经在这一带建立了十几座密营。密营包含住址、防御工事、医院、枪械所,被装所等,是抗联二军1935-1938年的重要活动区。该遗址不排除被日伪军继续使用作为掠夺长白山木材的伐木点。据文献记载日伪军在老黑河所在的头道松花江流域掠夺木材涉及面积1410km2

  2020612 日,老黑河抗联遗址被确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1531 日,老黑河抗联遗址入选国家“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2021619 日,老黑河抗联遗址被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3)可借景观资源评价

  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紧邻的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知名景点只有10公里的车程,其著名景点长白山天池为壮观。长白山以“白山”与黑龙江的“黑水”并称,是中国东北的代名词,也是吉林省当之无愧的第一名片。长白山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主峰长白山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素有“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的美誉。1983年夏,邓小平登上长白山极顶,题写“长白山”、“天池”横幅,并发出赞叹:“人生不上长白山,实为一大憾事!”。

  (4)开发建设条件评价

  目前保护区没有开展任何生态旅游活动,今后的旅游工作要按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实事求是的合理规划符合保护区发展情况的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生态旅游规划,分期建设、逐步实施,与可借景观实现旅游优势互补,为未来发展生态旅游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保护区未来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明显。

  4.5.2.4生态旅游功能区

  (1)游览区

  划定的游览区是旅游资源丰富、景点相对集中的区域,也是生态旅游区实现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科学考察、休憩娱乐、野营健身、科普教育、红色教育等功能的区域。本功能区面积为975.28hm2,占保护区实验区面积的22.43%。

  (2)服务区

  划定的服务区以黑河林场场区为中心,提供生态旅游区管理机构开展各种管理、服务的区域,其职能主要是提供管理、接待、导游、商贸、文化、游乐等配套服务,保障旅游的后勤供给。本功能区面积13.5hm2,占保护区实验区面积的0.31%。

  生态旅游区规划情况见附图10: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规划图。

  4.5.2.5旅游线路规划

  根据道路建设等情况,在游览区生态旅游服务站为起点,划分3条主要旅游线路。

  (1)深山探寻之旅

  黑河林场场区——南清沟管护站(党员先锋岗)——重走抗联路——老黑河抗联遗址,游览线长12km。

  (2)原始林穿越之旅

  黑河林场场区——穿越原始林——与“树中美女子”白桦林合影——“踏雪寻绿”冬季不落叶的樟子松林——惊诧于暖暖的红颜色即一片集中分布的钻天柳,也是林区第一个萌动发芽的植物报春使者红毛柳——遇见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珍稀树种东北红豆杉——沿步道两侧能看到长白山地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主要森林类型是针阔混交林即红松林落叶阔叶林,常见树种包括红松、大青杨、蒙古栎、白桦、水曲柳、核桃楸、黄檗、五角槭、青楷槭、色木槭、山槐、春榆、红皮云杉、臭冷杉、稠李、枫桦、落叶松、紫椴、康椴、山梨等,灌木有榛子、刺五加、忍冬、暴马丁香、茶藨子等;藤本植物有五味子、山葡萄等;林下草本植物较多,如天南星、大叶芹等,还有鳞毛蕨、铁线蕨等蕨类植物。游览线长1.6km。

  (3)研学探索之旅

  黑河林场场区——环湖栈道——野生动植物样地、样线观测区——观鸟屋(中华秋沙鸭)——人工鸟窝(中华秋沙鸭人工巢穴)—— 远红外线相机观测动植物资源——水文水质监测点,游览线0.82km。

  4.5.2.6景区景点建设

  根据道路建设等情况,结合保护区实验区集中连片的景点,本次规划将保护区实验区适合发展生态旅游的区域,划分为三个片区:

  (1)红色旅游片区

  依托黑河林场场区,重走抗联路,到达南清沟管护站党员先锋模范岗,继续向前到达老黑河抗联遗址。红色旅游景区、景点规划详见4-14。

  4-14  红色旅游片区景区、景点规划表

  景区/景点

  位置

  规划内容及用途

  长白山老黑河遗址景区

  距黑河场18km

  1.完善黑河场区生态旅游基础设施;

  2.完善黑河场区至老黑河遗址的路牌、标牌、指示牌等设施建设;

  3.沿途修建一些红色意义的接驳站(亭)。

  (2)林海穿越片区

  依托黑河林场场区,建设环绕场区的步行栈道,深度体验原始森林景观,感受大自然的古朴与厚重。林海穿越旅游片区景区、景点规划详见表4-15。

  4-15 林海穿越旅游片区景区、景点规划表

  景区/景点

  位置

  规划内容及用途

  原始林景观

  黑河林场场区

  东北的位置,

  距黑河场区500m

  1.完善各种标识牌、宣传牌;

  2.修建栈道、建矮榆树绿篱护栏;

  3.修建环保型移动厕所、配置垃圾桶;

  4.建雨水管网。

  5.建休息亭。

  (3)研学体验片区

  依托黑河林场场区,走进宣教室接受自然教育:观看宣传片、观看植物标本、观看保护区沙盘。河边观鸟活动:在观鸟亭用望远镜观看中华秋沙鸭,了解中华秋沙鸭生境、繁殖栖息地等状况。科研监测和保护区巡护与活动相结合,通过野外红外线相机进行野生动物监测,通过设置的水文监测、气象站等设施进行生态监测知识的学习与互动。研学体验片区景区、景点规划详见表4-16。

  4-16  研学体验片区景区、景点规划表

  景区/景点

  位置

  规划内容及用途

  中华秋沙鸭候鸟迁徙通道景观区

  黑河林场场区及

  周边环湖、沿河

  位置,距黑河场

  4km

  1.完善宣教设施;2.完善观鸟设施;3.完善监测设施。

  4.5.2.7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1)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黑河林场场址给水、供热、供电、亮化、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人行步道2148m²、给水外线760m、供电外线2745m、供暖外线810延长m、道路照明45盏、场区绿化3367m²、供暖设备引电外线、供电电缆100m。电热水锅炉及其附属设备1 套、净水设备1套。

  (2)1个生态旅游服务站

  在黑河林场场区建生态旅游服务站1个,利用原来林场场部旧址,进行维修改造,做为游客集散中心;平整场地,新建客运停车场、充电桩及候车厅、便捷购物;四周建地方特色产品厅等。生态旅游服务站占地面积5000m2

  (3)森林营地群

  将原有黑河林场场区内的房屋进行改造与维修,融入周边自然色彩,利用原来水电热设施改造与维修,建起可以停放自驾车的营地、森林木屋营地、活动帐篷营地、可牵引移动挂车式营地等满足不同游客需求的营地群。占地面积5000m2

  (4)森林康养中心

  将黑河林场3栋原家属楼改建为森林康养中心,楼下划出许多块“菜园”,供森林康养中心住宿人员使用。

        4.5.2.8管理体系

  (1)组织管理体系

  ①组织机构

  保护区生态旅游景区、景点及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由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统一监管,包括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全面负责生态旅游区的监管工作,对生态旅游区建设、旅游经营活动和森林资源、景观资源保护等重大事项实行全面监管和决策。

  ②经营管理机制

  保护区管理处下设管理公司,具体负责保护区生态旅游事业的经营管理具体事项。经营采取独立经营或合作经营的方式进行,所得收入主要用于保护区的建设和保护事业。

  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须全面推行环保理念,构建绿色的经营管理体系,走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旅游良性循环发展之路。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为保护资源,规范市场,维护旅游者、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区管理处作为明确的行政主体,要切实加强统一管理,行使其监督、治理的权力。为避免经营项目的错位和破坏性开发,还应针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无序或不按规定进行建设和经营的企业和个人依法追究责任,确保规划区生态旅游的良性发展。

  (2)服务管理体系

  在规划的每个旅游片区中,根据游客的实际需要,以及保护区生态旅游区各功能区的游览主题、服务对象、游览线路组织的具体要求等,将生态旅游服务管理体系分为二级,即:一级旅游服务区、二级旅游服务站(点)的二级旅游服务格局。

  4.5.2.9环境容量分析

  (1)环境容量预测

  环境容量是指在不破坏旅游景观资源和生态环境、按照一定的旅游秩序、达到预定的旅游效果的条件下,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景区所能容纳的最大游客数量。环境容量是决定景区对外交通、给排水、电力、通讯设施的主要依据,也是决定景区建设规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依据,并最终决定景区市场规模的大小。

  ①日环境容量预测

  ——计算方法确定

  综合考虑保护区性质和特点、旅游景点分布、游览方式等因素,参考《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GB/T20416-2006)游憩用地生态容量标准,确定游览区游客容量采用游路法计算。游路法公式为:C=M×D/m式中:C为日环境容量;M为游道全长;m为游人合理游道长度;D为周转率(景点开放时间/游完景点所需时间)。

  按照功能分区,根据环境容量指标、游憩用地生态容量标准及参照实际情况,确定游览区各分区的容量指标见表4-17。

  4-17  游览区各分区容量指标表

  分区游步道

  长度(m)

  各区旅游用地指标(m/人)

  红色旅游片区

  12000

  15

  林海穿越片区

  1600

  15

  研学体验片区

  820

  15

  ——周转率确定

  每日开放时间,各区均为8hr。

  平均需要的游览时间则因场地和现状的不同而不同。预测游玩全程所需要的时间:红色旅游片区3hr;林海穿越片区1hr;研学体验片区4hr。游览区游览周转率计算结果见表4-18。

  4-18  游览区游览周转率计算表

  分区

  开放时间(hr)

  游完景区所需时间hr

  周转率

  (景点开放时间/游完景点所需时间)

  红色旅游片区

  8

  3

  2.67

  林海穿越片区

  8

  1

  8

  研学体验片区

  8

  4

  2

  ——测算结果

  测算各分区的环境容量,测算结果见表4-19。

  4-19日环境容量测算表

  分区

  游步道

  红色旅游片

  林海穿越片区

  研学体验片区

  总计

  日环境容量(人次)

  2136

  854

  219

  3209

  根据计算,生态旅游区的日环境容量为3209人次。

  ②年环境容量预测

  根据气候特征和区位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的年适游天数为180天,则年环境容量58万人次。

  (2)环境容量控制

  正常情况下,访客人数应控制在日环境容量之内。当访客人数接近日环境容量时,将使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承受压力,面临被破坏的威胁。当生态旅游区访客人数达到环境容量时,应采取疏散访客和临时封闭的措施。

  4.6防灾减灾规划

  4.6.1林火防控规划

  森林火灾对森林植被和野生动物的危害程度巨大,林火防控是保护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原则,利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搞好保护区森林防火体系的建设,提高保护区林火防控的综合能力。

  4.6.1.1森林防火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组织机构和制度,把林火防控作为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森林防火期,切实落实各项防火制度,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

  (2)建立防火体系,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瞭望系统、保护区管护人员巡护系统建设;在森林火灾发生前及时发现火情隐患,实现火灾的早期预警,提高保护区控制火灾的能力。根据保护区的地形地势、植被、水文、人为活动的具体情况,加强防火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备先进的灭火设备,进一步提高森林火

  灾应急处置能力。

  (3)加强联防,齐抓共管。在保护区与友邻单位、林场、社区之间建立联防机制,共同承担防火责任,定期召开防火联防会议。防火期间,与友邻单位、社区签订联防协议,划定联防区域,制定联防制度和措施,及时沟通情况,发生火情及时通知友邻单位,并组织力量迅速扑救。定期召开防火联防会议,时时检查防火情况。在春秋两季加强防火管理、巡护,杜绝火灾的发生。

  (4)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对保护区内火灾隐患程度高的地区要重点防范,提高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的能力。

  (5)建立健全防火、扑救火队伍。以保护区管理人员为主,与当地政府、友邻单位及当地居民联防,建立专兼职护林防火队伍,对全部人员进行防火、扑救火技术训练,使之成为一支训练有素、能打硬仗的扑火队伍。

  (6)开展经常性的森林防火宣传。通过广播、地方电视台、张贴广告和标语;防火期间启用防火旗,张贴防火标语,出动防火宣传车,组织宣传队伍进行宣传;加强《森林防火条例》的宣传和学习,增强保护区职工和周边群众的防火意识,加强火源管理。

  4.6.1.2防火设施建设

  (1)瞭望塔与林火远红外监测系统

  规划近期新建防火瞭望塔4座,构成观察预报网络。新建瞭望塔采用钢架结构、高25m。分别建在池南区政府后山、南清沟南清沟支线18林班10小班公路上,东经127°38´43.14"、北纬41°52´52.60",海拔928m处;建在锦北27林班14小班,东经127°37´40.72"、纬41°58´23.72"拔908m岭7 林127°41´55.71"、北纬41°54´57.81",海拔968m处;建在黑河支线37林班5小班公路上,东经127°41´59.95"、北纬41°51´01.80",海拔960m处。

  瞭望塔均建在海拔900m以上高处,视野良好,配置电台、高倍望远镜,兼具长焦摄像头放置点、700兆基站发射端发射点。规划近期、远期安装林火远红外监测系统各2套,并安装远红外监测探头54个。

  (2)建立防火通讯网络

  建立保护区管理处、各保护管理站与周边各林场检查哨卡以及林业局防火指挥部的通讯网络,及时沟通火情信息,保证通讯畅通。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准确定位,无线、可视传输。

  (3)防火林带

  保护区火险等级高,建设防火林带,形成保护区防火阻隔网络。

  本次规划在自然保护区外围与长白山保护区交界处地段建12km生物防火隔离带,选择不易燃、抗火性能高的阔叶树,如:蒙古栎,壳斗科。蒙古栎是营造防风林、水源涵养林及防火林的优良树种,孤植、丛植或与其他树木混交成林均甚适宜。结合河流、道路建立生物防火林带,使之形成阻隔网络体系。

  (4)防火物资储备库(房)

  在保护区两个中心管护站,建防火物资储备房,以储备防火与扑救备用物资。按照《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22等标准规定,护区管理处建防火物资储备库(房)200m2

  (5)防控设备

  配备必要的防控设备,包括灭火机、灭火器、消火栓、微波传输仪、监视器、高倍望远镜、火险探测仪、火源探测仪、破拆工具、灭火弹、卫星接收器、油锯、割灌机等扑火设备100套,防火指挥车1辆,运兵车2辆,无人机4台。

  4.6.2有害生物防治规划

  保护区生态系统良好,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对林业有害生物的自然调节、自我控制能力较强,在通常情况下,不易发生大的灾害。林业有害生物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由于近些年气候异常等不利因素,加之保护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国际影响,做好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显得至关重要。为了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严格执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提升保护区有害生物的防控能力,培育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森林的自控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6.2.1有害生物防治措施

  (1)外来物种防治

  在外来物种防治方面,保护区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不能盲目引进外来生物,并要严格执行引种检疫审批监管制度,严密堵塞外部入侵渠道;保护区管理处要加强对外来人员的宣传教育,严禁随意将外来物种带入保护区放生或栽培;定期组织对外来有害生物的普查,及时发现和掌握灾情,并迅速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危害扩散。

  (2)病虫害防治

  在有害生物防治方面,要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和以生物、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

  ①加强病虫害监测,掌握病虫害种类、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建立病虫害调查档案,作好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动态规律预测预报工作。

  ②及时清除区内的病虫木,改善林分卫生条件;严禁乱砍滥伐,促进多层次的植被生长;保护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原始性和完整性,尽量避免人为干扰破坏,减少病虫害传播的媒介。

  ③采取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害严重发生的同时减少对森林生态环境的污染与二次破坏。

  ④使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与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相结合,购置必要防控等设备,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加强病虫害防控方面的队伍建设和技术培训,培养专职兼职防控技术人员。

  4.6.2.2有害生物防治设施建设

  新建植物病虫害防治检疫站,与拟建的科研监测中心合建。购置保护及防治设备,包括喷药机、喷雾器、检验箱、显微镜、检疫刀、检疫钩等检疫设备以及有害物处理装备等。

  4.6.3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

  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和护林员、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员等基层林业工作人员,要承担相应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明确监测范围、重点、巡查线路、监测点。发现陆生野生动物疑似因疫病引起的异常情况,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或者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报告;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现陆生野生动物异常情况的,有权向当地林业主管部门或者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报告。

  本次规划建设疫源疫病监测点6个,建设地点为秃尾巴河站、锦北站、锦江站、高丽河站、长松站、南清沟站。在疫源疫病监测点各配备监测设备1套,与监测样线一并考虑布设;设置固定监测区。

  4.6.4医疗与救护

  6个管理站分别设立卫生救护点,配备必要的医疗急救设备和野外救护装备。设置户外运动警示标志系统。

  4.6.5地质灾害

  最大限度地防控地质灾害。根据建设地点地质、气候等自然特征,对建设项目配置应有的防灾减灾设施设备,做好护坡、护堤、避灾工程预案,最大限度地将拟发生损失减到最低。

  4.7环保规划

  4.7.1环境质量控制

  目前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保护,环境质量良好,大气、水体均未受到污染,符合国家一级标准。规划期内影响保护区环境的主要因素有工程建设对自然植被及其生境的局部破坏,土建工程的土石方开挖,施工废弃物及建筑材料废弃造成环境污染。

  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些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规划采取如下措施:

  (1)执行国家和吉林省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实施前编制培训计划和环境保护方案,工程实施前、施工期间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法律

  法规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培训。

  (2)保护区的工程设施建设,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表植被及生境破坏。构筑物的建设要请专业人员精心选址、设计,保持与周围的环境、意境相协调。在土建工程施工时应选好建设地点,尽量减少土方量,填方地段要做好防护设施,废弃土方必须运至专门地点堆放,施工过程不得随意清除砍伐植物,建筑弃料要集中处理,施工结束后,

  裸露地表需进行种树植草、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3)核心区实行绝对保护,禁止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实验区禁止开展污染空气、水源、土壤,开山采石、挖掘、毁林等一切以破坏保护区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生产经营活动。

  (4)规划在6个管理站各建设化粪池1座;在6个管理站各建

  设垃圾中转站1座;减少生活污水和生活固体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5)加强对区内及周边社区居民的环保教育,逐渐改善其居住条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决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减轻由此产生的环境影响。

  (6)对于工程建成后,地点分散、人为活动较多的生态旅游景点等,要注意生活垃圾和污水排放管理,对于不易降解的废弃物要集中收集,定期处理。

  (7)保护区的采暖方式采用燃煤节能环保型采暖炉,6个管理站采暖面积相对较大,如不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将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规划配备湿式脱硫除尘净化装置6套,使出口处烟

  气含尘浓度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4.7.2三废处理

  (1)废水:废水必须经过生物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再排入水体。生态旅游区内的分散公厕,使用免水环保型厕所。

  (2)废气:严格控制汽车尾气污染,限制车辆进入保护区,驶入保护区的机动车应安装废气净化装置;定期检修湿式脱硫除尘净化装置,保证排放的烟气达标。

  (3)废弃物:在生态旅游区内设置标牌,加强文明卫生宣传;设置足够数量的垃圾箱。访客入园发放垃圾袋,要求访客将废弃物装入垃圾袋后投入垃圾箱,环卫工人及时清运垃圾、清理垃圾箱,设立垃圾中转站,集中对垃圾进行处理。

  (4)噪声:消除或减轻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驶入区内的机动车辆,喇叭应符合噪音限制规定,噪音超过国家标准的车辆应安装消声器,否则限制进入区内,特定区域禁止鸣笛。

  5重点工程与项目

  5.1保护管理工程

  5.1.1管护系统

  (1)管理站(中心管理站)

  规划近期在实验区新建2处中心管理站,锦北中心管理站站址设在原锦北林场管护站旧址,东经1273554.08、北纬415937.77” ,建筑面积500m2;南清沟中心管理站站址设在漫江镇长松村附近,东经1273554.08、北纬415937.77,建筑面积500m2;规划对其设备进行更新,分别配备办公、外业调查设备、监测设备。

  规划近期在实验区新建4处管理站,锦江管理站站址设在漫江镇外、锦江大桥附近,东经1273404.45”、北纬415825.76”,建筑面积300m2;长松管理站站址设在原老岭林场进场线、长松村口,东经1273952.55” 、北纬415402.48”,建筑面积300m2秃尾巴河管理站站址设在长白山环山线78公里处,东经1273821.74” 、北纬415940.57”,建筑面积300m2;高丽河管理站站址设在漫江至长松村公路东侧,东经273709.66、北纬415536.83”,建筑面积300m2;规划对其设备进行更新,分别配备办公、外业调查设备、监测设备。

  (2)管护点

  规划近期在实验区新建12个管护点,桦皮河桥管护点1,位于东经127° 42' 11.111"、北纬41° 58' 18.833" 处,隶属锦北中心管理站;高丽河桥管护点,位于东经127° 42'6.588"  、北纬41° 54' 2.141"  处,隶属高丽河管理站;老岭二支线管护点位于东经127°44'40.739" 、北纬41°52'27.159"处,隶属长松管理站;黑河瞭望台管护点位于东经127°42' 7.754"、北纬41° 50'27.297" 处,隶属南清沟中心管理站;老岭一号林道管护点位于东经127° 44' 0.628"、北纬41°53'1.470"处,隶属长松管理站;漫江天沐管护点位于东经127°44'0.628"、北纬41°56'42.459" 处;南清沟一号林道管护点位于东经127°38'6.803" 、北纬41°53'11.941" 处,隶属南清沟中心管理站;黑河检查站管护点位于东经127° 40' 55.636"、北纬41° 52' 11.369" 处,隶属南清沟中心管理站;黑河三支线管护点位于东经127°45'42.893"  、北纬41°50'4.615"  处,隶属南清沟中心管理站;长松水厂管护点位于东经127° 38' 22.728"  、北纬41° 54' 14.821"处,隶属长松管理站;桦皮河桥管护点2位于东经127°37'44.888" 、北纬41°57'46.937" 处,隶属锦北中心管理站;大脖桥管护点位于东经127°36'55.794"、北纬41° 57' 2.405"处,隶属锦江1号管理站;每个管护点建筑面积100m2;规划对其设备进行更新,分别配备办公、外业调查设备。

  (3)检查哨卡

  规划近期在实验区新建8个保护区检查哨卡,秃尾巴河支线哨卡位于东经127° 41' 53.073"、北纬41° 59'13.066",筒子房哨卡位于东经127° 42' 40.220"、北纬41° 57'20.150",锦共支线哨卡位于东经127° 42' 13.275"、北纬41° 56' 40.697" ,一号线与锦老路交点哨卡位于东经127°42' 1.141"、北纬41°55'16.076" ,老岭一支线哨卡位于东经127°41'56.145" 、北纬41° 54'27.210" ,枫岭站哨卡位于东经127°46'11.252" 、北纬41°50' 55.010",漫江马道口哨卡位于东经127° 34' 59.792"、北纬41°57'12.635"经127°33'30.383" 、北纬41°59'32.223" ,每个哨卡用房建筑面积为50m2可设值班室、值班宿舍、监控、宣教设施等。

  (5)生物围栏

  规划远期新建生物围栏沿着G331国道(保护区内)两侧设置,围栏总长度为22.64km,宽度1m,生物围栏所选树种主要为榆树。

  (5)综合服务用房

  规划近期在保护区外松江河镇新建综合服务用房,建筑面积为1500m2,三层砖混结构。包括机房、感知系统指挥调度中心、监测中心与科研中心一体化建设。另建平房(含车库)100m2,门卫室50m2围墙300m。

  (6)管理性标识

  规划近期在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区界处设置界桩1000个,界碑10个;在缓冲区、实验区及保护区外路口建指示性标牌52个、警示性标牌70个。

  (7)700兆自组网

  规划近期充分利用现有瞭望塔,并结合视频监控塔,进行基站设备部署,根据保护区实际基础资源情况,建立有线、无线融合的数据传输网络700M 自组网。服务于保护区的物联网数据传输、多媒体

  通信、灾害应急通信等业务。

  规划基站建设地点为基站1,东经127°40'54.15"、北纬41°51'38.52";基站2,东经127°39'36.40"、北纬 41°57'34.55";基站3,东经127°34'54.47"、北纬 41°58'40.55";基站4,东经127°38'40.52"、北纬 41°54'58.88"。

  (8)保护区智慧管理平台

  规划近期、远期建设保护区智慧管理平台,将使保护区管理模式向数字化管理转变,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为保护区提供详实、可靠的科学管理数据。

  智慧管理平台有软件和硬件两部分构成,其中软件部分包括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平台后台、大数据建设,硬件部分包括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远红外监测、水文水质监测、鸟类AI声纹监测、无人机、运行及保障系统。

  5.1.2巡护系统

  规划近期、远期在实验区维修13.2km路面,涉及林区老集材道;远期在实验区沿巡护路建5个小型营地。

  规划近期、远期,配备5辆越野车、10辆摩托车、1辆船艇、1补给保障车;配备巡护装备160套,包括专业冲锋衣、登山鞋、防雨用具、背囊、帐篷、简易生活用具、户外急救包等。

  5.2生态修复工程

  5.2.1野生植物保护与恢复

  规划期远期在实验区建设珍稀濒危植物繁育基地50hm2,建设地点为锦北保护站附近。

  5.2.2野生动物保护与恢复

  规划期远期在实验区建野生动物救护站,位于黑河林场场部,建综合救护用房400m2,配备3套救护仪器设备、1辆救护与运输车;

  在实验区设食物补充点20处,位于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方。

  5.2.3中华秋沙鸭栖息地保护与恢复

  规划期近期在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为中华秋沙鸭建10个人工鸟巢,建在峰岭库区边和锦江两侧;在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对中华秋沙鸭补饲工程,规划近期、远期每年进行,增殖放流站与暂养池地点建在峰岭库区下游沿岸,本地野生红点鲑鱼投放点放在中华秋沙鸭补饲区域。

  5.3科研监测工程

  5.3.1固定样地

  规划期近期、远期,分别在保护区缓冲区建26hm2大型固定样地;在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建100.1hm2植物监测样方,其中建在核心区3块、建在缓冲区3块、建在实验区4块。固定样地调查在规划近期、远期每年进行一次。

  5.3.2固定监测样线、样点

  在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设置4条野生动物固定监测样线,每条1km。设置尽量考虑覆盖各种生境类型,主要对有蹄类野生动物监测;同时对鸟类确定8AI声纹监测样点,地点位于锦江、头道松花江缓流处中华秋沙鸭季节迁飞线上。每条样线在每年进行两次重复监测。

  5.3.3本底资源调查

  规划期近期进行保护区本底资源调查,充分掌握保护区所有本地资源地理分布、空间布局、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保护价值等。

  5.4公众教育工程

  5.4.1改建展览馆与公众教育中心

  规划期远期,在保护区实验区黑河林场场部旧址,改建1500m2的展览馆与公众教育中心,配备相关设备。

  5.4.2青少年自然教育营地

  规划期远期,在保护区的实验区黑河林场场部旧址,改建成3000m2的青少年自然教育营地,配备相关设备。

  5.4.3生态保护宣教点

  规划期远期在保护区的实验区建设生态保护宣教点。包括7座观景亭台,建设地点为峰岭库区周边;建2座观鸟屋,沿头道松花江河

  段;建30块宣教栏。

  5.4.4公众教育线路

  规划期远期在实验区黑河场部边上,新建生态小径栈道2.42km、3.5米,作为公众教育线路。路面铺装面积50000平方米、垃圾桶50个,厕所1座,雨水管网250米,护栏780米,标识标牌200个,凉亭2座。

  5.4.5解说标识系

  规划远期在实验区设置标牌70块,包括引导解说标牌和教育解说标牌。

  5.4.6宣传品

  编印保护区的植物、动物、自然风光的宣传画、宣传册、宣传单等类型宣传品。

  5.5防灾减灾工程

  5.5.1林火防控

  (1)瞭望塔

  规划期远期在保护区试验区,新建瞭望塔4座,建设地点分别位于池南区政府后山、南清沟南清沟支线18林班10小班公路上,东经127°38´43.14"、北纬41°52´52.60",海拔928m处;建在锦北27林班14小班,东经127°37´40.72"、北纬41°58´23.72",海拔908m处;建在老岭7林班,东经127°41´55.71"、北纬41°54´57.81",拔968m 处线37 林班5 小127°41´59.95"、北纬41°51´01.80",海拔960m处。构成观察预报网络,配置电台、高倍望远镜,兼具长焦摄像头放置点、700兆基站发射端发射点。

  规划期近期、远期安装林火远红外监测系统各2,并安装远红外监测探头54个。

  (2)防火防控

  规划期近、远期配备防火指挥车1辆、运兵车2辆以及扑火设备。

       5.5.2有害生物防治

  规划期近期配备喷药机、喷雾器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设备、有害物处理设备,规划每年培训专、兼职防控人员2次。

  6管理机构与能力建设

  6.1管理机构

  6.1.1组织管理机构设置原则

  (1)机构设置:本着“精简、实效、合理”的原则,建立高水平、高素质的组织管理队伍,承担“保护、生态修复、科研、公众教育、资源科学持续利用、防灾减灾”等管理工作。

  (2)人员选聘:实行动态管理,因岗设人,因能选聘的原则。

  (3)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体现科学性、规范性、整体性的原则。

  6.1.2组织管理机构设置

  保护区管理机构名称为“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自然保护区管理”,行政级别为副处级,隶属于吉林森工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是保护区专门管理机构,负责保护区全面工作。保护区实行管理处—— 中心管理站——管护站三级管理体系。

  保护区管理处现有在职干部、职工人员编制42,其中管理人11人、后勤人员1人,巡护人员30人。

  本期规划根据发展与合理利用需要,在原有7个科室的基础上增加1个科室,并将原科室的职能进行了调整,规划后的保护区管理处内部设置为:办公室、保护科、科研科、计划财务科、公众教育科、信息化管理科、综合科、总工办8个职能科室;下设6个保护管理站:锦北中心站、南清沟中心站、锦江管护站、秃尾巴河管护站、长松管护站、高丽河管护站;每个管理站下设2个管护点,共12个管护点:

  桦皮河桥管护点1、高丽河桥管护点、老岭二支线管护点、黑河瞭望台管护点、老岭一号林道管护点、漫江天沐管护点、南清沟一号林道管护点、黑河检查站管护点、黑河三支线管护点、长松水厂管护点、桦皮河桥管护点2、大脖桥管护点;下设8个检查哨卡:设有秃尾巴河支线哨卡、筒子房哨卡、锦共支线哨卡、一号线与锦老路交点哨卡、老岭一支线哨卡、枫岭站哨卡、漫江马道口哨卡、高连庆道口哨卡。

  6.1.3人员编制

  保护区管理处现有编制41名(松林企发[2016]8),结合今后规划发展需求,合理确定岗位及人员配置,拟需新增91人,使保护区管理处人员稳定在132人。不足人员,根据工作需要聘用长期或季节性管护员,聘用社区共建管理、巡护员;聘用人员纳入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

  按隶属关系分工如下:管理处领导4人,设正处长1人,设科长8人等,岗位及人员配置详见表7-1。

  7-1岗位及人员配置一览表

  机构名称

  人数(人)

  说明



  合计

  132




  

  

  管理处领导(含总工)

  4

  设正处长1

  办公室

  3

  设主任1



  保护科

  3

  设科长1



  科研科

  3

  设科长1



  计划财务科

  3

  设科长1



  公众教育科

  2

  设科长1



  信息化管理科

  3

  设所长1



  综合科

  3

  设科长1



  总工办

  2

  设主任1



  小计

  26




  

  保护管理站

  54

  设站长6人(工作人员兼职监测人员)


  管护点

  36

  设站长12



  检查哨卡

  16

  设站长8



  小计

  106




  6.1.4机构职能

  (1)保护区管理处

  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实施,执行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赋予保护区的各项任务;组织制定保护区发展方向、方针政策,制定工作计划和各项规章制度;从总体上把握全区的发展。

  (2)办公室:负责行政事务和后勤管理工作,包括宣传、公关、文秘、档案、统计、内务管理及后勤管理工作;承办党务、纪检、监察、机构编制、人事劳动等方面的具体工作。

  (3)保护科:执行保护工程规划的实施,制定长远期保护战略、年度计划;对保护管理站、管护点的业务工作开展及保护区基础设施的完整性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负责对保护区职工和社区群众的法律、法规、政策培训与宣传教育。

  (4)科研科:负责科研计划、监测方案的制订和组织实施。组织常规性科学研究和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负责科研技术引进、推广、传授、交流,森林病虫害防治,科技档案管理,组织科研课题的开展以及人员培训、深造等人才培养计划的实行;组织科研考察和科普教育。

  (5)计划财务科:负责财务管理和财务检查工作。承担保护区长远和年度计划的编制、申报、统计工作;编制保护区财务计划方案,做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预决算;准确及时地处理财务往来帐目,管好用好固定资产。

  (6)公众教育科:负责保护区对内对外宣传工作、公众教育等工作。

  (7)信息化管理科:智能保护区建设过程中的智慧平台建设、网络建设、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巡护系统建设等。

  (8)综合科:负责保护区会务、外勤等工作,负责旅游安全、消防安全工作;负责制定资源保护的管理规章并组织实施;负责保密、信访工作;负责保护区内案件侦察处理和治安工作。

  (9)总工办:负责保护区相关技术管理、档案等工作。

  (10)保护管理站:负责辖区内的保护管理和经营利用工作;并做好下辖管护点、哨卡的联系、配合工作,做好社区联防。

  (11)管护点:负责辖区的保护巡查,做好护林防火安全工作。

  (12)检查哨卡:负责进出保护区的车辆检查。对进出保护区的行人、车辆实行严格检查,杜绝危禁物品进入保护区。

  6.2能力建设

  6.2.1教育

  加快保护区工作人员的知识更新,通过教育培训的形式全面加快人才培养步伐,提高保护区工作人员科学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提升从事保护管理、科研监测及社区活动的能力和工作责任感,适应二十大后新形势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的需要;为保护区自身发展提供

  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撑。规划进行教育内容如下:

  (1)普法教育。保护区职工及工作人员的普法教育年进行两次。可以采取集中听讲座、参观违法案例展播、竞赛知识答卷等形式进行自然保护区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

  (2)参观考察。保护区职工的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国内外自然保护区先进管理方法和制度的学习教育。可以采取集中影视播放观看、去国内示范保护区参观、去国外保护区考察等方式。

  (3)联合开展保护区科学研究。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共同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保护,监测数据获取、分析,国内外有关保护的方法和技术,森林植被类型、水源涵养、中华秋沙鸭繁育等课题研究。

  (4)组织职工阅读相关书籍、报刊、杂志,提高理论水平;邀请国内外富有保护区管理经验的专家,以定期开设课程、讲座和会议交流等形式进行教育培训;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5)鼓励开展“走出去”教育培训。委托大专院校培养;送往大专院校或研究单位进修;参加各部委、省、市举办的各种培训班;保护区应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可按照短期培训、学历或学位培训、半脱产培训等形式进行。

  (6)短期培训教育。保护区管理人员每年接受1次内部培训;保护区科研人员每年接受1次内部培训;管护人员每年至少进行1次内部技术培训。所有保护区工作人员每1年接受1次及以上外部培训。

  (7)长期学历或学位培训教育。采用脱产方式,输送本单位年轻干部或技术骨干到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进行学习,回到本单位后再 传授技术和技能。计划每年输送3名技术骨干进行脱产学习。

  (8)半脱产培训教育。对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培养潜力的职工,进行较系统的培训。计划每年输送6名职工进行半脱产学习。

  6.2.2技能培训

  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命共同体理念为依据,努力建立起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生态伦理关系,推进绿色发展,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并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角度来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本期规划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定期对职工开展技能培训,并使之常态化、制度化,是提高保护区干部、职工的保护和管理能力的有效方式。规划技能培训内容如下

  (1)资源保护管理。从辨认森林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始,可以采取野外实物辨识和馆内标本辨识相结合,每年开展两次全员培训,包括春夏季观叶、观花辨识,秋冬季观果、观根茎辨识等。

  (2)监测、巡护设备使用。从内业到外业对设备、仪器进行实际应用操作培训,并分析选取的数据、分析记录的信息误差等,积累实际操作经验。

  (3)防灾减灾能力培训。开展防灾减灾培训,包括野生动物识别及防险方法、野生鸟类禽流感防护、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与防控;野外工作常识和生存技能训练;森林火灾预防扑救常识、灭火工具使用等,每年至少在保护区内进行一次培训。

  (4)社区关系处理。社区关系和谐是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对社区公众开展保护区相关法律法规、自然保护知识等的宣传以及科学种植、养殖等技术的培训,提高社区公众的整体素质,有利于保护区的共同发展,互利共赢;同时对员工进行社区调查、区域调查等协作、沟通、独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5)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包括资源数据库软件应用技能培训、林产品流通销售环节及生态旅游信息平台建设应用技能培训等。

  6.2.3智慧保护区管理系统

  以国家信息化战略为指引,以全面支撑引领林业现代化建设为目标,紧贴林业改革发展、资源保护、生态修复、资源利用发展、科研监测、公众教育、防灾减灾等各项事业,大力推动“互联网+”林业建设,推动天-地-空一体化智慧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形成立体感知、互联互通、协同高效、安全可靠的林业发展新模式,提高林业信息化水平与能力。

  本规划通过建立保护区智慧管理平台,实现对整个保护区的管护系统、巡护系统、科研监测系统、公众教育系统、防灾减灾系统的各种数据信息和管护业务的数字化管理,接入该智慧平台的有远程视频监控、远红外照相机监测、水文水质监测、鸟类AI声纹监测、无人机等。

  (1)远程视频监控

  保护区森林、湿地类型复杂多样,为保障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安全,规划增设10个视频监控点,建立全覆盖、功能强大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中华秋沙鸭的候鸟迁徙情况、对野生动物马鹿、黑熊、棕熊等动物出没、湿地资源、森林资源进行24小时实时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远程视频监控;对防火实施24时自动化预警和远程视频监控,避免了发现不及时造成火情蔓延的隐患,从根本上提高了监测和预防扑救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还可以对盗猎盗伐等违法行为进行监控,保证对保护区内出现的违法行为及时作出相应处理。

  (2)远红外照相机监测

  增设远红外照相机,在不受人为干扰的情况下,不间断地对野生动物马鹿、黑熊、棕熊及其种群活动情况进行监测,实现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鸟类远红外照相机监测网络全覆盖。

  (3)水文水质监测

  本规划配备水文水质监测设备8套,将实现对保护区内头道松花江、秃尾巴河、桦皮河、锦江、高丽河、蚂蚁河等主要河流的水温、水位、流速、流量、电导、PH植、溶解氧、浊度、水质等的24小时连续监测,并进行数据处理,自动存储数据,为保护区提供详细、准确的科学数据。

  (4)鸟类AI声纹监测

  通过鸟类AI声纹监测,实现鸟类种群、数量与分布等动态监测,为保护区鸟类保护提供原始详实的信息资料和坚实的技术支撑。

  (5)无人机

  保护区地形复杂,用传统的方法开展资源监测、巡查工作,有些是人力所不及;规划配备无人机,进行高空实时拍摄作业,对区内林业资源调查视角拓宽,监测、巡查面广,工作效率高,且快速掌握全局。

  (6)巡护、监测信息化

  巡护人员和科研人员携带PDA,按照系统设定巡护线路进行巡护,并对巡护、监测对象进行定点、定位,采集相关信息,在网络覆盖范围内,实现数据的实施传递并自动导入后台数据库系统,实现巡护路径和巡护信息的获取与保存,以及数据的无缝集成和可视化展现。

  (7)办公信息化

  在保护区面积广、管护类型复杂、人员精简的情况下,完成保护管理、可研监测、公众教育和防灾减灾等任务必然离不开科学的办公手段。办公信息化是保护区整体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保护区各方面工作有效完成的有力手段,实现对相关内容进行快速高效地分析整理,同时保证数据保存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为高质量完成任务提供基础保障。

  7投资估算与效益评价

  7.1投资估算

  7.1.1估算依据

  (1)《《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规范》,LY/T 5126;

  (2)《林业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

  (3)《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2002);(4)《自然保护区管护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范》HJ/T129-2003;

  (5)《自然保护地信息化监测系统建设规范》DB22/T3163—2020

  (6)保护区提供的有关技术经济指标以及通过调查获得的有关设备、仪器、材料现行价格。

  7.1.2估算说明

  依据上述有关技术经济指标,编制本规划投资估算,并结合吉林省及当地工程建设的实际差价加以调整。

  (1)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主要根据吉林省定额及取费标准加以确定。

  (2)勘查设计费按工程费用的1.5%计取,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工程费用的1%计取,工程监理费按建安工程费用的1.2%计取,招投标代理费按工程费用的1%计取,基本预备费按工程费用与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之和的5%计取。

  (3)本次估算内容主要包括保护管理工程、生态修复工程、科研监测工程、公众教育工程、防灾减灾工程等主要工程投资以及其他费用。

  7.1.3投资估算

  经估算,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投资为23686.96万元。

  按工程项目分,保护管理系统14470.78万元,占工程费用的64.6%;生态修复系统914.00万元,占工程费用的4.1%;科研监测系统587.20万元,占工程费用的2.6%;公众教育系统4560.40万元,占工程费用的20.4%;防灾减灾系统1855.16万元,占工程费用的8.3%。

  按投资构成分:建筑及安装工程费11276.22万元,占项目建设费用的47.6%;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10826.32万元,占项目建设费用的45.7 %;其它费用1584.42万元,占项目建设费用的6.7 %。

  详见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投资汇总7-1。

  7-1  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投资汇总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

  投资

  投资构成



  建安工程

  设备购置

  其它





  总投资

  23686.96

  11276.22

  10826.32

  1584.42

  

  工程费用

  22387.54

  11276.22

  10826.32

  285.00

  1

  保护管理工程

  14470.78

  6079.92

  8390.86


  2

  生态修复工程

  914.00

  594.00

  320.00


  3

  科研监测工程

  587.20

  257.50

  106.70

  223.00

  4

  公众教育工程

  4560.40

  3159.40

  1375.00

  26.00

  5

  防灾减灾工程

  1855.16

  1185.40

  633.76

  36.00

  

  其它费用

  721.36



  721.36

  

  基本预备费

  578.06



  578.06

  7.2投资计划安排

  根据保护区现状、实际需要和各项工程的轻重缓急确定安排建设顺序。

  近期工程重点进行保护管理中的管护系统建设;生态修复中的野生动物保护与恢复规划的生态廊道、中华秋沙鸭栖息地保护与恢复工作;科研监测中的固定样地与样线,本地资源调查;公众教育中的宣传品制作;防灾减灾中的远红外监测探头设置、防火通讯网络的手持卫星电话及北斗设备配置、防控设备的扑火设备及无人机,有害生物防控设备和处理设备及专、兼职防控人员培训,固定监测区确定,野外作业防护卫生救护点的建设;远期全面完善保护管理、生态修复、科研监测、公众教育、防灾减灾等,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实现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跨越式发展。

  本次规划近期投资12506.27万元,占53%;远期投资11180.69万元,占47%。见表7-2。

  7-2  投资估算按投资期限安排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

  投资

  投资期限


  近期

  远期





  总投资

  23686.96

  12506.27

  11180.69

  

  工程费用

  22387.54

  11856.56

  10530.98

  1

  保护管理工程

  14470.78

  9924.50

  4546.28

  2

  生态修复工程

  914.00

  193.00

  721.00

  3

  科研监测工程

  587.20

  242.80

  344.40

  4

  公众教育工程

  4560.40

  1358.00

  3202.40

  5

  防灾减灾工程

  1855.16

  138.26

  1716.90

  

  其它费用

  721.36

  360.68

  360.68

  

  基本预备费

  578.06

  289.03

  289.03

  7.3资金来源

  按照事权划分的原则,并考虑松江河林业局有限公司财力的实际,本规划资金来源包括中央投资、松江河林业局有限公司配套、自筹三个渠道解决。属于保护性质的保护管理、生态修复、科研监测、公众教育、防灾减灾建设和能力建设项目,由中央投资、松江河林业局有限公司投资,其中中央承担80%,松江河林业局有限公司投资20%;资源科学持续利用规划属于经营性质的建设项目需要通过自筹资金解决。

  保护区建设工程是社会公益性项目,在不改变保护区功能的情况下,积极开展资源科学持续利用工作,调动全社会重视和参与自然保 护区的建设。

  7.4效益评价

  7.4.1生态效益

  (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森林可以对降水进行三次再分配,并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而非毛管孔隙又是森林土壤贮存降水的主要场所,非毛管孔隙越大,森林贮水量越多。因此,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大雨不成灾、无雨不断流、山清水秀。

  据有关资料表明,每hm2林地可减少水土流失量为240吨/年,以此计算,保护区减少水土流失量为308.92万吨/年,一般土壤含氮、磷、钾每吨相当于化肥量为23kg,按化肥平均价2500元/吨计算,其年保土价值达1.78亿元。

  (2)净化水质和空气、调节气候

  据有关部门监测,保护区内水质良好,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保护区内没有污染源,是一片净土。同时,大气降水经过森林植被和土壤的自然过滤和离子交换作用,也起到了水质净化效果。据有关资料,净化饮用水平均需投资0.08元/吨,保护区每年净化水质的效益为24.7万元。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固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给人类提供新鲜空气。据测定,每hm2森林释放氧气量为2.025吨/年,吸收二氧化碳2.805吨,吸收二氧化硫152kg,吸收尘埃9.75吨。保护区茂密的森林释放的氧气量达26064.93吨/年,吸收二氧化1608.95吨/年。如果氧气价值以3000元/吨,削减二氧化硫投资成本以600元/吨计算,仅此两项净化空气的效益就达0.8亿元。

  保护区大面积的森林,通过改变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对空气的温度、湿度、降水和风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形成良好的小气候,空气清新湿润,呈现出昼低夜高,冬暖夏凉的特点。据研究:夏季1hm2森林,每天可蒸腾70吨水。也就是说,在炎热的夏天,保护区每天以近90.1万吨水的蒸腾速度,向空中和四周散发水气,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所以保护区的森林对周边地区以及吉林省的局地气候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并能抗御水、旱、风、霜、冰雹等自然灾害,是促进农业稳产、高产的保证,起到了调节气候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改善了生态环境。

  (3)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及基因资源

  规划的实施将使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头道松花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得到很好的保护,使众多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中华秋沙鸭、野生笃斯越橘、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东北红豆杉、红松、水曲柳、黄檗、紫椴、钻天柳、野大豆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繁衍,系统内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将保持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保护区内的生物种群,将在保护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将得到保护。

  (4)构建区域生态屏障

  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禁止开发区,是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区属松花江水系,保护区主要河流为头道松花江。保护区生态系统的稳定,不仅对于多种珍贵稀有濒危物种的生存起到保护,而且对于头道松花江的源头和上游水域起到保护、对其生态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构建了区域生态屏障。

  (5)提升生态系统的碳汇潜力,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本规划将使保护区步入系统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轨道,更加有效保护头道松花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持续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以及对气候变化的抗性和恢复力,提升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

  7.4.2社会效益

  (1)是开展科学研究、交流与教学的基地

  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样的地貌、土壤类型,丰富的动、植物种类,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场所。通过中国东北部山区寒温带湿润气候区常绿落叶阔叶森林系统演替过程,可以更准确地认识森林生态系统的发生、发展规律,认识生物物种之间的制约、依赖关系,为人类长期多功能、高效、科学利用资源和改善生存环境提供依据。在科研、宣教方面,中华秋沙鸭迁飞、保护、栖息地评价等研究,吸引更多国内外专家学者来保护区考察、交流及教学活动,有利于广泛开展国内外交流活动,有利于保护区积累管理经验,促进保护区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2)是自然教育、生态旅游的绝佳场所

  保护区是自然风光独特的生态旅游风景区,徜徉其中,可以认识自然、感受自然、融入自然,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激发人们的求知欲望,培养呵护生命、善待自然的道德情操,弘扬生态平衡、低碳生活、物种保护等生态观;旅游者在轻松的游览中可以获得广博的知识;在观景和了解自然过程中,充分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从而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活广大游客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热情;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3)有力推动当地生态建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确定每年的815 日为“生态日”。“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保护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加强保护区建设,实现保护区社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有力推动当地生态建设。

  7.4.3经济效益

  保护区建设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虽然保护区建设是以获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但也包含了很高的经济价值。在科学的指导下,合理利用资源,将实现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同时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集保护、科研于一体的宏伟工程,对保护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增强保护区自身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需要,促进和发展我国的自然保护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8保障措施

  8.1政策保障

  8.1.1国家与地方相关法律法规

  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吉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吉林省湿地保护条例》等国家、省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根据保护区的特点,制定《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实行“一区一法”,为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供更加符合实际的保护管理依据,加强保护区的依法管理,防止发生破坏保护区的违法行为。

  8.1.2特殊优惠政策

  把保护区建设纳入各级主管部门的社会发展计划和预算,各级政府要出台多种优惠政策;对保护区各项基础建设实行减免税政策,保证建设工程顺利完成;鼓励节约利用资源和优先考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政策,在投资、信贷、项目立项、技术帮助等方面注重政策引导。在行政事业性收费中加大收取保护管理费额度、争取无息(低息)贷款、发展生态旅游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保护区发展。

  8.1.3改善保护区人员待遇政策

  保护区各管理站、检查哨卡工作和生活条件较差,有必要通过开展资源合理利用等活动,适当提高保护区管理人员待遇,改善其工作和生活条件,解决住房及子女就业等后顾之忧,稳定队伍。

  8.1.4科学研究重点扶持政策

  保护区的科研多属于基础或应用基础研究范畴,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在科研立项、经费安排等方面,对科研项目给予必要倾斜。在科研专向经费安排方面应加大投入力度,以有利于保护区科研工作的开展。

  8.1.5引进人才政策

  采取“送出去,请进来、边讲授、边调查、边实习、边提高”的办法,不断提高保护区人才业务水平和知识更新,培养和造就一支思想作风正、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保护管理人才队伍。对愿意到保护区工作的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要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并在工资、职称等待遇方面给予特殊关照;对素质好、表现突出的要提拔重用,从而吸引和留住人才。

  8.2组织保障

  8.2.1领导管理体系

  加强各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领导,各级政府要把保护区建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定期进行考核。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综合管理部门将自然保护区建设列入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切实加强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8.2.2运行机制

  保护区的规划实施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定期对保护区建设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保护区发展规划的建设目标。各级环保部门和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要通过定期检查制度,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措施促进保护区建设走上合法、良

  性发展道路。保护区决策部门针对各管理部门的反馈意见,作出修改,形成新的决策,再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查,直至全面通过,付诸执行。

  8.2.3定岗定责

  实行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对任期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签定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其他工作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建立适合不同岗位特点的考核指标体系,科学评价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把规划的实施情况作为保护区管理人员考核的主要内容。

  8.3人才保障

  8.3.1竞争上岗原则

  保护区的保护管理、生态修复、科研监测、公众教育、防灾减灾等工作,需要素质高、能力强、有针对性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才能胜任,采取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原则选用岗位人员,实行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努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能力突出、勇于创新、作风优良的人才队伍,为全力推进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争创一流自然保护区提供人才保障。

  8.3.2加强培训和持证上岗

  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开展多层次、多类别、全方位的教育培训、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培训。对有发展前途的优秀专业骨干和高级管理人员,要有计划地送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深造;请相关学科专家、学者来保护区讲课,其中专业知识培训涉及松花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中华秋沙鸭及其栖息地保护常识、棕熊等有蹄类野生动物野外识别技术、植物标本采集知识、北斗设备操作技术、野外巡护技术规程等内容进行系统培训。大幅度提升保护区职工专业能力、理论水平及综合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保护区的管理水平,确保管理成效,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全面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使保护区保护与管理工作不断走上正规化、标准化的轨道,培养国际接轨型人才。

  8.3.3岗位激励和奖励制度

  坚决平等有序竞争、强化考核、激励先进的岗位制度,制定符合保护区的人才考核办法,确定考核标准和内容。对有突出贡献和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给与表彰和奖励;对失职、渎职、造成责任事故、损害保护区利益的人员,轻则批评教育,重则进行行政和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则已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大力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培养和造就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具有开拓创新能力、能担当起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任的人才队伍,促进保护区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8.4资金保障

  8.4.1资金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自然保扩区建设和管理经费由保护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各级政府要将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规划纳入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组织实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所需资金要列入当地政府的年度财政预算予以安排落实。

  保护区建设所筹集的资金必须专款专用,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有关资金合法使用的规定,保证专款专用,各项收支都应有明细帐。主要用于保护区基本建设、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聘请群众护林员以及科学研究、多资源利用、生态旅游。按照分期建设、滚动发展的原则,逐步增加收入,提高保护区自养能力。

  8.4.2财务核算办法

  保护区日常运行经费由aoa体育(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官网负责;统一采用财务核算办法,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对资金的来源、使用、节余及使用效率、成本控制、利益分配等作出详细计划、安排、登记及具体报告。保护区基本建设经费单独立帐,每年有管理处作出经费使用计划报aoa体育(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官网批准后按计划和财务管理制度开支使用,每月作报表,年终将收支情况、财务报告提交aoa体育(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官网审查。保护区基本建设实行先施工、后验收、再资助,促使承建单位以质量换效益,形成共同管理的良好局

  8.4.3资金审计和监督

  保护区资金审计和监督,分为两块,一是日常运行经费由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内审和监督,二是各级财政拨付的专项资金由财政部门负责审计监督。负责对资金使用情况核查、审计和监督工作。监督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财政法规、政策、制度的执行情况,监督财政资金运用和管理过程是否符合规定。保证各项资金使用的合法、合理,杜绝产生挪用、滥用资金状况,提高资金的利用与使用效率。

 

版权所有 :aoa体育(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官网    Jilin Forest Industry Songjianghe Forestry Co., Ltd    地址: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aoa体育(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官网    电话:0439-5072504
ICP备案序号: 吉ICP备18005587号-1      吉公网安备 22028302000509号    技术支持:恩惠科技